父子同臺,推演天機。
其原理就是以“武天”作為錨點,首先確定小世界的位置,然后再剖析小世界的實力,再評估能否攻打。
陳景安已經(jīng)事先將話放出去了,如今得盡快確定目標(biāo)。
他如今強行征用了陳青機,這相當(dāng)于剝奪了陳青玄的一大助力。
身為佛門眼中釘?shù)乃?,處境可能會變得更為兇險。
因此,陳景安得從其他方面找補回來。
以陳青玄身上的“蠱祖記憶”,他即便是在“武祖階段”都是降維打擊了。
真正可能對他造成威脅的,也就只有破虛境的生靈。
目前來看,佛門有兩位圣人,以及一位破虛境沒能搶到果位的圣僧。
以陳景安對廣智師徒的了解。
假如陳青玄真的被認定對佛門會有威脅,這師兄妹是不會顧及臉面的。
因此,他需要在這方面設(shè)防。
最省事的辦法,就是引入其他的果位持有者。
假如這樣仍然不夠,那就由“閻羅大帝”進行兜底。
可是,閻羅大帝作為他的尸身。
這可以視作是天道的延伸。
非到萬不得已,陳景安不太希望直接介入了武天的爭斗。
這有悖于他作為仲裁者的立場。
一旦成了定制,那就不可避免會產(chǎn)生以他為首的天道勢力。
久而久之,這會成為阻礙世界發(fā)展的毒瘤。
陳景安不能保證自已能始終理智。
因此,他選擇將這些可能扼殺于萌芽。
武天佛門的感觀不好,但他們客觀上是武天格局的一部分。
陳景安直接牽引了其他六尊果位的因果。
若是佛門的破虛下場,這些因果也會視情況而定,推動其中一尊果位下場干預(yù),這就是避險方案。
做完這些,陳景安兩耳不聞窗外事,開始一心一意篩選小世界。
他與陳青機聯(lián)合布下天機。
陳景安的“天道之軀”盤坐在武天的上空。
在他的眼里,周圍的小世界立刻變得具象化。
由于此前,武天已經(jīng)吞并過了幾個小世界。
因此,在返虛境為力量上限的小世界里,武天具備相當(dāng)?shù)膽?zhàn)斗力。
陳景安的目光開始逐個掃過那些孤懸于天外的小世界。
相較于界河。
武天也有著幾分優(yōu)勢,那就是所處的位置足夠偏遠。
這里屬于是中天的一片新生區(qū)域,很少有外來修士踏足。
即便偶有落腳的,基本上最強也只有返虛的水準(zhǔn)。
這些修士有的扼殺了新生的小世界天道,靠著些許運氣,篡奪了天道之位。
但由于天道與世界的匹配度降低,最終世界會走向衰落。
昔日的界河就存在這種兆頭。
從化神之氣斷絕開始,界河逐漸失去了讓高階修士生存的條件。
這種情況下。
有能力的修士選擇離開世界,另謀出路。
沒有能力的,只能留下來等死,或者通過進一步榨干世界的潛力,謀求一線生機。
可這又會加快天道的滅亡,勢必引發(fā)天道反撲,最終就會走向雙輸?shù)慕Y(jié)局。
這樣的世界。
天道固然該死,但是天道治下的生靈也在長時間反抗天道的過程中,喪失了對于天道的敬畏。
若是讓他們影響到本土的生靈,導(dǎo)致這種異端思想傳播出去,那就是自找麻煩。
陳景安首先排除掉了這種世界。
他吃不到多少肉,就得先沾一身騷。
此外,還有那種已經(jīng)被旁人標(biāo)注的小世界。
這通??梢员憩F(xiàn)為,像媧神族那樣吞并外部的小世界,他們的先頭部隊會提前進行踩點。
陳景安選擇不碰,原因單純就是惹不起。
另外,再如同三大勢力那樣的超然存在。
陳景安也要極力避免產(chǎn)生交集。
這樣一來,本區(qū)域內(nèi)可供他選擇的目標(biāo)就被篩掉了大半。
時間也在天機推演中流逝。
借著這個機會,陳景安也見證了不少世界的興亡。
相較于那些周而復(fù)始的劇情。
這些小世界的獨到之處,通常體現(xiàn)在它們的特殊性上。
以一個“火屬”的世界為例。
世界天道誕生于一團靈火,使得這個世界的五行中有四行呈隱性,只有火行貫穿天道與生靈的一切。
他們天生就有著耐火與控火的能力。
若要將其類比界河,那就是人均身懷火靈體,擁有火屬性天靈根,而且天底下有名有姓的寶物,也全部都是火屬的。
他們的修煉境界,也全是圍繞一個“火”字展開。
理論上,這個世界已經(jīng)能在大部分的事情上做到了邏輯自洽。
陳景安甚至一度生出了某種想法。
這難道是某位強者為了證明觀點,制造出來的模擬沙盤?
原因竟是太過合理!
以正統(tǒng)仙道為例,單獨擁有火屬性天靈根,可以一路長虹修煉到元嬰圓滿。
再往上,若想突破化神就需要補足五行。
這套設(shè)定的合理之處,便是彌合天靈根在先期享受到的優(yōu)勢。
其難度可想而知。
尤其,當(dāng)一整個火屬世界的生靈,都在誕生的那一刻被選擇成為“天靈根”之后,他們又要面臨其他四行資源的匱乏。
這結(jié)果就可想而知了。
湊齊其他四行的寶物,要論難度絕對不亞于“化神之氣”。
甚至,由于寶物有形而化神之氣無形。
這意味著那些高境界的修士,更容易利用自身的境界優(yōu)勢,形成對各種寶物的壟斷。
如此一來。
上層修士與下層修士之間矛盾尖銳,而且高境界修士的誕生,也將被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人群。
這對天道而言,絕對是弊大于利的。
因為靠著自身脫穎而出的修士,要論潛力絕對超過那些父祖恩蔭的仙二代。
世界的資源有限,倘若一直得不到最優(yōu)的配置。
這就會走向兩種結(jié)果。
第一,由于資源的枯竭,高境界修士聯(lián)合向天道施壓,迫使其榨干全部潛力。
第二,天道出面扭轉(zhuǎn)大局,推動低境界修士推翻高境界修士的統(tǒng)治。
陳景安的視線中,他觀測到的火屬世界,最終選擇了第二條路。
最終,天道如愿以償清理了蛀蟲。
世界眼看著迎來了希望。
但是好景不長。
屠龍者最終變成惡龍,那些天道親手扶持起來的高境界修士,占據(jù)了原有的生態(tài)位,再次壟斷了修煉資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