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感戲份已經(jīng)做足的周瑜、黃蓋二人,覺得時機成熟,便又精心安排了一出大戲。
夜,月暗星稀。
這夜三更時分,夏口水門處突然火光沖天,喊殺聲四起。
黃蓋率領(lǐng)麾下千余部曲,假意要奪取水門‘投誠’,與守軍發(fā)生激烈‘沖突’。
雙方在水門處展開了一場看似慘烈的廝殺,戰(zhàn)船相撞聲、士卒吶喊聲震天動地,火光將半邊江水都映得通紅。
望江嶺上,宋濂部哨兵遠遠望見夏口方向的異動,立即飛報主將。
而宋濂自是不敢怠慢,當(dāng)即派遣快馬直奔荊州大營。
荊州軍大營內(nèi)。
“報——”
傳令兵大喊著疾馳入帳,“啟稟主公,望江嶺來信,夏口水門突發(fā)激戰(zhàn),火光沖天,似有內(nèi)亂!”
劉琦與諸葛亮、龐統(tǒng)正在帳中議事,聞報相視而笑。
“來了來了。”
劉琦撫掌輕笑,順手從案幾上取過一碟蜜漬棗子,“好戲開場了。諸位且坐,稍后定有'貴客'登門?!?/p>
諸葛亮?xí)庖恍?,輕搖羽扇應(yīng)和道:“周瑜這場戲,倒是演得頗為熱鬧。”
龐統(tǒng)一臉詫異的看了看兩人:“主公這是......”
諸葛亮含笑解釋道:“士元有所不知,這是周瑜送來的'大禮'。主公所言,不出一刻,便該有人前來'投誠'了?!?/p>
聞言,龐統(tǒng)略一沉吟,眼中精光閃動:“前番周瑜夜襲砲陣不成,如今又生此計,莫非是要借內(nèi)亂之名,行詐降之實?”
龐統(tǒng)轉(zhuǎn)向劉琦,“只是此計未免太過刻意,莫非周瑜以為我等會輕易中計?“
劉琦聞言撫掌笑道:“士元果然明察秋毫!”
龐統(tǒng)撫掌而笑:“周瑜這是黔驢技窮了,既然他非要送這份'大禮',我等豈能辜負(fù)他這番美意?”
諸葛亮輕搖羽扇:“且看周瑜要如何演這出戲。”
劉琦重新拈起一顆蜜棗,悠然自得地靠在椅背上:“那我們就靜候'佳客'登門了?!?/p>
劉琦說完,帳內(nèi)三人相視而笑,帳中一時充滿了快活的空氣。
果然,不過半柱香的功夫,帳外便傳來急促的腳步聲。親衛(wèi)掀簾而入,躬身稟報:
“主公,江上來了數(shù)條小船,為首者自稱黃蓋,說是......特來相投!”
劉琦與諸葛亮、龐統(tǒng)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,緩緩起身:
“既然'佳客'已至,咱們也該去迎一迎了?!?/p>
三人整裝出帳,但見營中火把通明,一隊親兵正引著數(shù)人往中軍大帳而來。
為首的老將黃蓋被兩名親兵攙扶著,背上血跡斑斑,每走一步都顯得格外艱難。
“黃老將軍!”劉琦快步上前,故作驚訝,“這是何故?”
黃蓋見到劉琦當(dāng)面,當(dāng)即推開攙扶的親兵,黃蓋此舉瞬間驚起趙云心中警覺。
只見趙云一個快步攔在劉琦跟前,同時右手已按在劍柄上。
四周親兵見狀,“唰“的一聲齊齊拔刀出鞘,寒光閃爍間已將黃蓋團團圍住。
見狀,黃蓋心中暗叫可惜。
黃蓋原本打算若劉琦近身,便拼死一搏,與劉琦來一個一換一,憑自己殘身換敵方主帥,值了。
于是,黃蓋順勢踉蹌跪地:“零陵黃蓋,不堪受周瑜孺子之辱,特率千余部曲來投效明公!還望明公接納!”
劉琦將方才一幕盡收眼底,卻絲毫不慌——劉琦早料到黃蓋或有此著,更相信趙云定能護他周全。
此刻見黃蓋跪地請降,劉琦臉上故意露出幾分驕縱之色,隔著兩三步虛扶道:“黃老將軍何必行此大禮!能得將軍來投,實乃天助我也!”
接著劉琦轉(zhuǎn)頭對左右佯裝不悅喝道:“還不快收刀!速傳醫(yī)官為老將軍診治!”
劉琦這番做派,既顯招賢納士之態(tài),又暗藏防備之心。
那刻意保持的距離,那故作驕縱的神情,無不是在給黃蓋下套。
待醫(yī)官為黃蓋處理傷口時,劉琦與諸葛亮、龐統(tǒng)在一旁靜靜觀察。
只見黃蓋那背上傷痕確實觸目驚心,顯然是下了狠手。
而趴在板凳上的黃蓋一邊忍著醫(yī)官處理傷口的疼痛,一邊憤憤道:“明公有所不知!那日某見明公麾下兵強馬壯,更有回回砲這等神器,便在軍議時勸周瑜暫避鋒芒,退回江東從長計議?!?/p>
“誰知那周瑜自擔(dān)任中護軍以來,愈發(fā)驕橫,竟當(dāng)場拍案怒斥,說某'動搖軍心'、'畏敵如虎'!”
黃蓋越說越激動,背后的傷口都滲出血來:“某不過與其多爭辯幾句,那周瑜竟下令杖責(zé)五十!可憐某一世英名,竟在眾目睽睽之下受此奇恥大辱!”
誰料,黃蓋憤憤說完后,臉上光速變臉,露出幾分諂媚之色:“明公用兵如神,連戰(zhàn)連捷,實乃當(dāng)世英主!周瑜那黃口小兒,怎配與明公為敵?某在江東時就常對部下說,劉使君才是真命之主也!”
黃蓋這番露骨的吹捧,連他自己都覺得臉上發(fā)燙。
但為了取信于劉琦,黃蓋只得硬著頭皮繼續(xù)說下去。
劉琦聞言,先是下意識地摸了摸鼻子,隨即想起自己此刻該扮演的角色,立即換上一副受用無比的神情,喜形于色地問道:“果真?老將軍在江東時便這般看待劉某?”
黃蓋見劉琦這般反應(yīng),心中暗喜,連忙趁熱打鐵:“千真萬確!那孫策不過一介武夫,孫權(quán)更是庸碌之輩,怎及明公文武雙全?某在江東時就常對部下說,這天下終將歸于明公!”
黃蓋說得情真意切,連自己都快信了這番鬼話。
劉琦聽得眉開眼笑,故作得意地捋了捋衣袖:“老將軍此言,深得我心!來人啊,速為黃老將軍安排上等營帳,好生款待!”
龐統(tǒng)在劉琦身后強忍笑意,諸葛亮則輕搖羽扇,目光中帶著幾分玩味。
待黃蓋被親兵引往安排好的營帳后,劉琦臉上的驕縱之色瞬間收斂,與諸葛亮、龐統(tǒng)相視一笑。
“魚兒已經(jīng)咬鉤了。”劉琦輕聲道。
諸葛亮羽扇輕搖:“接下來,就看周瑜何時入網(wǎng)了?!?/p>
與此同時,黃蓋營帳內(nèi),黃蓋屏退左右,只留下心腹族侄黃明。
“明兒,我們的部曲現(xiàn)在何處?”黃蓋壓低聲音問道。
黃明湊近低語:“叔父放心,千余部曲被安置在左營,就在那片山林旁?!?/p>
黃明伸手指向帳外,為黃蓋指引方位。
黃蓋聞言,眼中精光一閃。
“劉琦將我部曲安置在左營,看似將我們與部曲隔閡開來,但與自己而言,部曲不在中軍中,正好方便行事?!?/p>
這個結(jié)果比黃蓋預(yù)想的還要好——若被安置在中軍,四面皆敵,到時若要進行策應(yīng)都督他們,行動必然受限。
如今在左營,既可與外界呼應(yīng),又能伺機而動。
“回回砲陣地在何處?離我們有多遠?”這才是黃蓋最關(guān)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