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晨光透過窗戶,灑在吳侯府邸書房內(nèi)。
昨夜劉琦在部署完軍務后,便在這書房小憩片刻后便又起身處理戰(zhàn)后事務。
城外荊州大營戰(zhàn)后瑣事還有諸葛亮可以托付,但城內(nèi)就只能靠自己了。
而正當劉琦在案前批閱文書時,忽聞門外傳來沉穩(wěn)的腳步聲。
趙云一身征塵未洗,甲胄上還帶著血跡,提著一顆須發(fā)怒張、血跡已干的首級,進入書房單膝跪地:
“末將趙云,特來復命!”
隨后,趙云將首級恭敬呈上:“此乃敵將潘璋首級?!?/p>
稍頓片刻,趙云沉聲稟報:“末將奉命截擊孫權,昨夜率部追擊,先于途中擊潰假冒孫權斷后的韓當所部,斬韓當于馬下,后又在江邊追上孫權,但卻被潘璋舍命相阻,經(jīng)一番血戰(zhàn),終斬此獠。”
趙云低頭請罪:“然...終究讓孫權趁機遁走,未能完成主公重托,請主公治罪!”
劉琦放下筆墨,目光掃過潘璋怒目圓睜的首級,又落在趙云疲憊的面容上。
劉琦起身離座,親手扶起趙云:
“子龍何罪之有?”
“韓當、潘璋皆乃江東宿將,你能斬此頑敵,已是大功一件?!?/p>
見趙云還要請罪,劉琦擺手打斷:“孫權如今喪師失地,縱使逃脫也不過是喪家之犬。待我軍休整完畢,江東指日可下?!?/p>
隨即,劉琦喚來親兵:“且?guī)ё育埾氯バ?,命庖廚備好酒食?!?/p>
趙云深深一揖:“末將...謝主公不罪之恩。”
望著趙云離去的背影,劉琦的目光重新落在潘璋的首級上,心中卻是百轉(zhuǎn)千回。
孫權駕著那輛奪來的驢車,竟然真的從子龍手下逃脫了?
這著實讓劉琦感到匪夷所思,趙云的玉獅子是千里挑一的良駒,而那驢車......
想到這里,劉琦嘴角微抽,不禁想起那個在后世史書里被戲稱為驢車戰(zhàn)神的趙光義。
莫非這孫權,竟成了這個時空的驢車戰(zhàn)神一代目?
這莫非就是天意?還是說孫權命不該絕?
緩步走到窗前,聽著漸漸熱鬧起來的夏口城街道。
雖然讓孫權駕著驢車逃脫確實令人啼笑皆非,但經(jīng)此一役,江東精銳盡喪,孫氏政權已經(jīng)元氣大傷。
“既然如此...”劉琦輕聲自語,“就讓你這個驢車戰(zhàn)神再多茍延殘喘些時日罷?!?/p>
就在趙云向劉琦復命之時,吳侯府邸,準確來說是江夏太守、輔義中郎將劉琦的府邸,而府邸一旁一座素雅的別院中大喬正對鏡梳妝。
銅鏡中映出的是一張略顯蒼白卻依然絕美的容顏,只是眼下的青黑透露出她昨夜的不眠。
聽著院外不時傳來的甲士行走發(fā)出嘩嘩甲片聲,大喬的思緒不禁飄回昨夜。
子時剛過,城北突然爆發(fā)的廝殺聲將瞬間將大喬驚醒。
那震天的喊殺、兵刃相擊聲,與數(shù)年前皖城被破時的聲響如出一轍,大喬下意識地緊緊摟住被驚醒的孫紹,幼子在她懷中啼哭不止。
“紹兒不哭...”
大喬緊緊摟住被驚醒的孫紹,一邊輕拍幼子的后背,一邊凝神細聽外面的動靜。
那震天的喊殺、兵刃相擊聲,與數(shù)年前皖城被破時的聲響如出一轍。
而如今大喬的處境,與當年在皖城的經(jīng)歷何其相似——同樣是深陷圍城,同樣是聽著敵軍破城的聲響,同樣在黑夜中抱著人瑟瑟發(fā)抖。
“為何...為何又要經(jīng)歷一次...”
大喬低聲呢喃,聲音帶著抑制不住的顫抖。
原以為被孫策這樣的諸侯強迫為妻后,此生再不必經(jīng)歷這般城破人亡的恐懼。
懷中的孫紹突然又啼哭起來,將大喬從回憶中驚醒。
大喬這才意識到,自己正身處另一場城破之禍中。
院外甲胄鏗鏘聲越來越近,伴隨著士卒呼喝的號令。
想起那些傳聞——城破之日,亂兵最先闖入的就是她這樣的宅院。
大喬永遠記得皖城被破那日的慘景,城門崩塌的巨響之后,便是人間地獄的開始。
鄰家那個愛彈琴的少女,被幾個滿身血污的士卒從閨房里拖出,琴弦斷裂的聲音混著凄厲的哭喊,最終消失在街角。
對門書香世家的老夫人帶著三個女兒投了井,第二天打撈上來時,母女四人還緊緊相擁。
巷口酒肆的當家娘子,往日引以為傲豐潤的身姿,這時卻成了招禍之由,被凌辱得最為凄慘,最后不甘屈辱懸梁自盡。
城破之日,多少朱門繡戶轉(zhuǎn)眼成空,多少紅顏女子命運多舛。
而大喬知道,以她們姐妹的姿色,當年若不是孫策看中她與妹妹的容貌,將她們接入軍中,下場定然比那些普通女子凄慘百倍——至少那些女子還能求個速死。
想到這里,她將孫紹摟得更緊,恐懼的淚水無聲滑落。
而這時隨著城北廝殺聲停息后不久,院外便傳來甲胄鏗鏘聲,且還越來越近,伴隨著士卒呼喝的號令。
這一次,等待她們的會是什么?是重演當年的命運,被新的霸主納入后宮?還是...
大喬閉上眼,等待著院門被推開的聲響,同時將一把金簪的尖端指向自己的咽喉。
若真到了那一步,她寧可.....
“夫人,該梳妝了?!?/p>
侍婢的聲音讓大喬猛然回神。
大喬這才發(fā)現(xiàn),自己正坐在妝臺前,手中的犀梳不知何時已停了下來。
銅鏡中,那張絕美的容顏依然蒼白,只是眼底多了幾分決然。
大喬輕輕放下犀梳,看著鏡中自己脖頸處若隱若現(xiàn)的一處紅痕——那是昨夜金簪留下的印記。
昨夜當聽到院外響起的甲胄聲時,大喬確實想過自盡,但令大喬稍感安心的是,這些士卒只是嚴守崗位,并未如想象中破門而入。
大喬輕撫臉頰,鏡中容顏雖帶憔悴,卻依然堪稱絕色。
這份容貌曾讓大喬被孫策強納,如今或許能成為她和孩子的護身符。
“梳個驚鴻髻。”
大喬吩咐侍婢,“再取那件鵝黃深衣來?!?/p>
既然決定活下去,就要做好萬全準備。
而大喬料定劉琦遲早會召見她。
無論是因為她的容貌,還是她作為孫策遺孀的身份。
當侍婢為她描眉時,大喬已在心中盤算:若劉琦如孫策般只求她一人相伴,為了紹兒,她可以隱忍接受。
但若要將她當作玩物輕賤,甚至玩弄后賞賜給下屬。那她.......
大喬瞥了眼妝匣底層,那里還藏著那支金簪。
“夫人,這樣可好?”侍婢為她簪上一支步搖。
大喬端詳鏡中雍容華貴的自己,輕輕頷首。
既然命運再次將她推上風口浪尖,那就要以最美的姿態(tài),換取劉琦的庇佑,讓紹兒在這亂世中得一方安寧,那便是最好的結局。
她實在是不愿再卷入權力紛爭,只求能與孩子平淡度日。
晨光愈發(fā)明亮,映得大喬身段愈發(fā)窈窕動人,鵝黃深衣緊貼著玲瓏曲線,在腰間束出恰到好處的弧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