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國公見慶國公的神色不好,也知道他在擔心什么。
仗著自己皇帝舅爺爺的身份夸下???,結果卻被皇帝打臉,安國公知道自己理虧。
于是連忙安慰慶國公道:“慶國公別擔心,便是今天皇上不來,于我們要做的事情也是沒有影響的。這么多人呢,誰還不能給我們做個見證了。你放心,只要你按照原計劃執(zhí)行,后面的事情,就交給老夫來辦?!?/p>
慶國公想了想,覺得安國公說的也有道理。
皇上不來,還有那么多賓客呢。
安國公的面子,皇上可以不給,但朝堂上的大多數人還是要給的。
想到這里,慶國公心下稍安,對安國公點了點頭,便回到宴席中去了。
這樣的宴席,通常都是權貴之間互相結交,加深聯絡的場合。
然而,慶國公卻沒有心情和別人社交,全程都心不在焉的,不知道在想什么。
慶國公夫人就更不會去跟別家的太太應酬了。
一來,她得看著慧兒,別讓他沖撞到別人。
二來,夫人之間的交流,都是為了自家夫君的人脈,她又不在乎慶國公……
于是,在一眾說說笑笑的人群中,慶國公夫婦顯得尤其安靜。
倒是那庶子,很想結交一些世家大族的公子,倒顯得挺殷勤。
他雖然頗受父親喜愛,但到底礙于身份,很少能出席這么大的場合。
這次,也是仗著要和安國公的庶女聯姻,才有了這樣的機會。
他知道父親有讓自己襲爵的想法,因此打算提前經營一下人際關系。
奈何他的庶子身份,讓他在人群中并不受重視。
別家的公子,態(tài)度好的能敷衍他幾句,態(tài)度不好的干脆都不接他的話。
應酬了一番,讓他心中充滿了不甘和憤懣。
他知道自己還沒有足夠的資本傲視群雄,雖然娶的是安國公府的小姐,但兩人都是庶出,說出去也不會叫人高看一眼。
他心中很是不服氣,庶出怎么了?
當今皇上還是庶出呢,皇后她爹也是庶出,現在全國的命脈,不就把在這兩個庶出的人手里嗎?
憑什么瞧不起庶出?
這些人難不成還能去瞧不起皇上?還能瞧不起林大人?
呵呵,他們不過是撿軟柿子捏罷了。
他們可太知道誰能得罪,誰不能得罪了。
一群狗眼看人低的東西!
然而,無論慶國公的庶子心中如何不平不甘,他終究是這一場壽宴的配角,沒有人會在意他怎么想。
大家照樣該聊天聊天,該說笑說笑,專注著自己的事情。
漫長的迎客時間過后,安國公瞧著時間差不多了,就讓廚房準備上菜。
誰料他的話剛傳出去,就有府中小廝一路慌慌張張跑了過來。
安國公面色不悅,呵斥道:“慌什么,沖撞了府中貴人,你擔待得起嗎?”
小廝連忙跑到他旁邊,對著他耳語道:“國公爺,皇上的鸞駕正往咱們府來呢?!?/p>
安國公因為太過震驚,臉色都變了。
不過,他很快就由震驚轉為了驚喜、得意、自傲。
他故意抬高聲音對小廝道:“快快,去廚房,告訴他們先別上菜?!?/p>
見賓客們都露出了不解的目光,安國公強壓心頭狂喜,故作內斂低調地說道:“老夫剛剛接到通傳,皇上的鸞駕正往府中來,大家快隨老夫到府門前去接駕?!?/p>
說著,在一群人艷羨的目光中,安國公故作沉穩(wěn),帶著老妻先一步往門口去。
賓客眾人有的還沒回過身來,有的反應比較快,已經跟上去了。
不一會,烏烏泱泱一院子的人,就都站到了門口,把安國公府門前的路都差點堵上了。
安國公連忙讓人疏通道路,一副虔心迎駕的模樣。
就連慶國公都覺得臉上有光。
怪道他剛才還質疑親家,現在想來真是打臉。
看來,他這個親家還是很有面子的,竟真的能把皇上給請來了!
能和這樣的府上結親,他真是賭對了。
想到這里,慶國公不由自主看了看站在身后的夫人和嫡子,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復雜笑意。
眾人站了能有一炷香的時間,正覺得腿腳有些發(fā)酸,就看見長街拐角處,皇帝的鸞駕緩緩拐了過來。
“來了來了?!庇腥溯p聲說。
安國公激動不已,連忙低頭整了整已經很平整的衣襟。
眾人斂聲靜氣,等待鸞駕駛近。
京城剛下了雪,天氣有些寒涼。
不少大臣從廳堂中匆匆出來,并未來得及拼上大氅,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(fā)抖。
鸞駕停下,有太監(jiān)上前將車門打開,一股子溫暖淡香的氣息飄了出來。
“微臣叩見皇上,皇上萬安?!北姵技凹揖忑R齊下跪。
元修在眾人的叩拜聲中走下馬車,道了句,“平身。”
眾人方才站起身。
就見他們的皇上立于車下,面對著車廂,抬起了左手。
一雙白皙纖細的手從車廂中伸了出來,搭在了皇帝的手上。
接著,林雪竹從車廂中走出,和元修手拉著手,站在了眾人面前。
所有人都是一副沒想到,但又覺得不奇怪的表情。
帝后同進同出,本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。
只沒想到,這安國公有這么大面子,能讓帝后一起來參加他的壽宴。
“微臣拜見皇后,皇后萬福。”眾人又齊齊下跪了一次。
“平身。”林雪竹十分溫和地說。
這兩跪兩起,就有那腿腳不怎么利索的,顯出了踉蹌之意。
幸好周圍人多,大家互相搭把手,攙扶一下,也就成了。
安國公這時拿出了主人家的氣派,迎上前對元修和林雪竹道:“皇上皇后里面請,老臣已備下酒菜,恭迎皇上皇后了?!?/p>
“走吧?!痹蘩盅┲竦氖?,跟著安國公夫婦進了府。
其他人則躬身等著帝后先行,然后才魚貫而入。
因為帝后的到來,安國公府有一陣小小的慌亂。
安國公先前瞧著元修的態(tài)度,以為他不會來的。
對于皇上的到來,只是做了個預案,并未認真準備,也未事先知會其他的同僚。
這臨時調整座位,稍顯倉促了些,幸好同僚們也配合,最終還是沒有出大的紕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