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(fēng)云既起當(dāng)有雷霆。
胡季犛的手段遠(yuǎn)遠(yuǎn)超出了許多人的想象,別看安南皇帝陳晛被廢了,可他依舊逃不出死的命運,胡季貔親自去了一趟,將繩子套在了陳晛脖子上,然后吊至房梁,對外聲稱陳晛自縊。
沒人深究,太上皇陳藝宗也認(rèn)為陳晛心理素質(zhì)不行,從皇帝跌落為王,受不了這才想不開。
既然是自殺,那就埋了吧。
現(xiàn)在是時候選擇新的繼承人了,太上皇陳藝宗本想選長子繼承皇位,可胡季犛認(rèn)為長子不行,不孝,能力不足,而且容易脫離太上皇的掌控,于是在胡季犛的支持之下,太上皇陳藝宗選擇了年僅七歲的兒子陳颙作為皇位繼承人。
陳藝宗想的是,反正都是自己的兒子,大點小點無所謂,大權(quán)握在自己手里總歸是好一點,免得年老了被人一場政變下來,太上皇的位置都保不住就太慘了。
胡季犛想的是,年幼的皇帝好啊,七歲正是喜歡玩的年紀(jì),字也不認(rèn)識多少,書都沒看過幾本,這政務(wù)自然而然就會落到自己手中。
太上皇安逸享受,那就讓他享受著,政務(wù)堆他那里的話,還享受個鬼。
主幼臣強的局面就此出現(xiàn),胡季犛掌控政權(quán)的路就此走上坦途。
姑蘇島。
黃元壽看著從內(nèi)線中拿到的升龍城情報,直搖頭:“胡季犛已是最大的權(quán)臣?!?/p>
高令時也沒想到升龍城發(fā)生了這么多事,連皇帝都廢了一個,又選出來一個小皇帝,這眼花繚亂的,對黃元壽道:“胡季犛是個有野心的,如今又掌控大權(quán),沒了政敵,其野心會越發(fā)膨脹,讓我說,他遲早會弒君奪位?!?/p>
梅鴻站起身,接過黃元壽手中的情報看了幾眼:“若胡季犛犯上作亂,對我們來說,未嘗不是一個好機會?!?/p>
段施敏問:“哪來的機會?”
梅鴻暼了一眼段施敏:“水師進入舊港,那也是有三佛齊國王邀請我們?nèi)サ?。他日,這安南陳氏說不定也會冒出來一兩個,邀請我們?nèi)退麄兤脚选?/p>
段施敏恍然。
胡季犛造反,他最多殺光皇城里面的陳氏宗親,可皇城之外的呢,分散在各地的皇室宗親呢,總有那么幾個逃出去吧?
哪怕陳氏宗親一個也沒逃出去的,那也不要緊,找個賣草鞋的姓陳的,告訴他是皇室后裔,桃園結(jié)義都能省了,后面的事大明幫辦……
蕭鉞押著五個安南水師將官到了,對黃元壽等人道:“這是胡季犛交出的安南水師主將,每個人都被割掉了舌頭。”
黃元壽看了看,笑道:“胡季犛是個有手段的,這些人該不會是他的政敵吧?”
畢竟情報里有記錄,安南水師主將是胡季犛。
不過對于這一點,黃元壽也不打算深究,現(xiàn)在安南變化很多,必須先告知皇帝,問問皇帝的意思。
蕭鉞拿出了一份文書,遞給黃元壽:“在這人身上取出了一份文書,是安南皇帝寫的國書?!?/p>
黃元壽接過文書看了看,臉色變得難看起來:“倒是小看了胡季犛!”
高令時、梅鴻等人湊上前。
梅鴻眉頭一皺:“昏君自決,王朝當(dāng)變。安南愿重為大明藩屬國,祈求大明皇帝冊封陳颙為王,以繼承王位……這家伙,竟想借這次動蕩之機,重新加入宗藩之內(nèi)?”
高令時郁悶不已:“最頭疼的是,咱們拿到了這份國書。現(xiàn)在遞給皇帝不是,不遞也不是?!?/p>
將這份安南國書給朱元璋,朱元璋就會面臨一個困難的選擇:接受安南重新加入宗藩體系,自然而然的,也要接受其朝貢,派遣使臣,相應(yīng)的,都是大明的小弟了,再封鎖人家沿海不合適吧?
可不接受安南的請封,安南就可以拿此事做文章,指責(zé)大明仗勢欺人,不睦鄰友好,求和都不準(zhǔn),欺人太甚,內(nèi)可以團結(jié)百姓應(yīng)對大明,外可以破壞大明在南洋諸國心中的形象。
黃元壽看著愁苦的高令時、梅鴻等人,輕松一笑:“這種事交給陛下決斷便是,大局之下,這點計謀算什么,相信陛下會有計較,咱們就不用擔(dān)心這些了。當(dāng)下最重要的,是完善沿海布局……”
“此間事,就讓張滿帶人回去一趟奏知陛下吧,其他人,分散船隊,扼守這一片海域,看好了,不能讓任何一艘船再跑到大海之上。還有,告訴途經(jīng)此處的商隊,日后若是遇到風(fēng)暴,在南洋水師的庇護之下,可以登陸安南沿海之地避難……”
高令時、梅鴻等人應(yīng)聲領(lǐng)命。
舊港。
航海侯張赫看著黃元壽差人送來的文書,對茅鼎、杜蔻等人道:“看著吧,若是沒什么意外的話,十一年之內(nèi)胡季犛絕對會動手?!?/p>
之所以是十一年,是因為陳颙今年七歲,成年之前若不拿捏了,成年之后就不好拿捏了,反而容易被人拿捏。
茅鼎笑道:“安南是一塊好地方,水稻一年三熟,這可是福澤之地。若是土豆也能做到一年三熟的話,咱們也不用如此眼巴巴地盼著吃頓土豆宴了?!?/p>
張赫搖了搖頭:“咱們盯著安南,可不是為了水稻,而是為了告訴南洋諸國,與大明為敵,勾結(jié)倭寇的下場只有一個?,F(xiàn)在不收拾他們,不意味著日后不收拾他們。這些事交給黃元壽來辦就是了,現(xiàn)在,還沒有西洋的消息傳來嗎?”
杜蔻見張赫看過來,趕忙說道:“西洋的消息還停留在古里,再向西,商隊的消息越來越少。去年八月,船隊護航了一支商隊進入西洋,目的是遙遠(yuǎn)的天方。按照日子來推算,他們也應(yīng)該到了天方了?!?/p>
張赫目光中透著幾分憂慮之色。
這一次前往天方的船隊可不是尋常人,他們肩負(fù)的使命也不一般,帶頭的是黃時雪,那個女人是奉了顧正臣的命令出海看西方世界的。
大航海的成功,讓水師與朝廷不僅有了看到澳洲、美洲的視野,還有了探尋西方世界的心思。
在顧正臣看來,大明即便不開啟大航海去西方,那西方遲早也會開啟大航海至東方,只不過,誰主動,誰占優(yōu)勢。為爭奪優(yōu)勢地位,水師還將肩負(fù)更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