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{“大部分部落的土人長相, 倒是和我中原區(qū)別不大,孤的想法是,這些人如果能夠修我漢家文化,那頂多有個兩三代人,這些人就會和我漢人無異?!?/p>
不得不說,朱壽鋐想得不錯。
漢文明的同化能力自是不用多說,加上當(dāng)?shù)赜譀]誕生什么先進(jìn)的文明,想要同化這些土人,可以說是極為的簡單。
君不見,就連大明西南已經(jīng)誕生文字的那些異族,都已經(jīng)被同化,何況亞墨利加的這些土人。
至于說后來又成了那啥最多的省,得,不說也罷。
對朱壽鋐的說法,朱華奎也很是贊同。
沒辦法,誰讓他這一支的祖宗,初代楚王朱楨,干得就是這活兒呢。
大明初立的時候,朱楨可是沒少領(lǐng)兵征討西南異族土司,平定各地異族叛亂,斷絕異族文明,傳播漢家文化。
這其中的手段,朱家的初代藩王們都很熟悉,朱華奎這些后輩們,自然也是了解的。
說完這些土人的事,朱壽鋐又雙眼放光道:“楚王叔,這亞墨利加的人口是少了一些,但此地物產(chǎn),卻是極為的豐饒?!?/p>
“林中多產(chǎn)上等皮毛,如海貍、水獺、狐、熊之皮,運回大明或售往歐羅巴,皆價值不菲?!?/p>
“沿海魚類資源極豐,不遜于我大明近海?!?/p>
“土地只要肯下功夫開墾,產(chǎn)出必豐?!?/p>
朱華奎聞言,也是雙眼一亮。
朱壽鋐端起茶盞輕抿一口,又道:“當(dāng)然了,除了這些,孤也發(fā)現(xiàn)了歐羅巴人的蹤跡?!?/p>
“但他們只在遼國的南部有零星據(jù)點,尚未發(fā)現(xiàn)他們的大隊人馬,據(jù)孤猜測,他們應(yīng)該是主要聚集在亞墨利加?xùn)|部,或者是南亞墨利加?!?/p>
朱華奎聽后,低頭看向桌案上的輿圖,一指后世五大湖以南的區(qū)域,對朱壽鋐道:“這里?”
朱壽鋐搖頭道:“不知,孤還未派人去過那里。”
“不過,如果當(dāng)?shù)卣嬗写罅繗W羅巴人的話,那蜀王……”
朱華奎笑道:“諸王中,蜀王最富,且這兩年沒少征戰(zhàn),川中子弟又皆悍勇之輩,蜀王本人也是韜略不凡,有他鎮(zhèn)守亞墨利加以東,對你我,對朝廷都是好事。”
“陛下之所以將蜀國的封地選在這里,或許也是出于這樣的考慮?!?/p>
朱壽鋐贊同的點頭道:“楚王叔言之有理?!?/p>
朱壽鋐看了眼條案上的座鐘,笑著起身道:“今日叨擾了,時候不早,孤就先回去了。”
朱壽鋐親自將對方送出了暖閣。
接下來的幾天,朱華奎并未急于北上前往自己的封地,而是在魯國暫住下來。
在魯國官員的陪同下,巡視了魯國正在開墾的農(nóng)田、興修的水利、與土人交易的市集,以及沿海正在修建的碼頭和防御工事。
而就在這幾天,荊王、襄王、遼王、岷王、靖江王等一干藩王,相繼陸續(xù)抵達(dá)新兗州。
大明崇禎八年臘月,新兗州,魯王宮,承運殿。
諸藩匯聚一堂。
身為東道主的朱壽鋐,端坐在首位,熱情的對諸藩舉杯道:“我等太祖子孫,能夠在這萬里之外相聚,實是祖宗保佑。”
“諸位宗親,還請滿飲此杯。”
“飲勝!”
諸王各自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。
楚王朱華奎作為在場輩分最大的藩王,再次舉起酒盞,笑呵呵地對諸王道:“這亞墨利加也并非是王道樂土、世外桃源,那些土人倒是不足為懼,但歐羅巴人卻是虎視眈眈,你我都是朱家子孫,日后當(dāng)守望相助才是!”
“那是自然?!?/p>
“楚王叔說得不錯?!?/p>
“楚王叔祖言之有理!”
……
朱華奎的這番話,讓諸王紛紛出聲響應(yīng)。
當(dāng)晚,諸王就在魯王宮,達(dá)成了初步的聯(lián)盟。
消息也被錦衣衛(wèi)軍情司的人,記錄下來,只等有合適的機會,就將之送回大明。
酒宴結(jié)束的第二天,楚王朱華奎辭別了眾人,率領(lǐng)船隊返回楚國。
相比已經(jīng)出具規(guī)模的新兗州,楚國就要荒僻的多了。
命令船隊靠岸之后,朱華奎親自率領(lǐng)楚藩一眾郡王、鎮(zhèn)國將軍、輔國將軍、奉國將軍等一干宗室子弟,以及兩千余人的楚王護(hù)軍,踏上了新楚國的土地。
看著面前沒有任何人類活動痕跡的森林、草原,朱華奎深深地吸了口氣。
通山王朱蘊濟(jì)看到這一幕,低聲對朱華奎問道:“王叔,這怎么還有這么粗的巨樹呢?”
東安王朱英燧捋須道:“巨樹好,有巨樹才能建造宮殿,建像魯王宮那樣的宮殿?!?/p>
朱華奎轉(zhuǎn)頭對朱英燧道:“叔父喜歡,等安定下來,孤就給叔父建造一座頂格的郡王府?!?/p>
“那臣就多謝殿下了?!?/p>
“走吧,進(jìn)去看看,尋個合適的地方,先建立營寨?!?/p>
朱華奎一揮手,眾人轟然應(yīng)諾。
……
就在楚王一行探索封國的時候,京里的朱由檢正在認(rèn)真的,看著面前一件看起來很是怪異,但又有些熟悉的裝置。
“這就是你弄出來的留聲機?”
方以智一臉興奮道:“回陛下,臣也是上次在大本堂聽陛下說過后,就回去試了試,沒想到,還真讓臣做出來了?!?/p>
“陛下請看,這留聲機最主要的部件,就是這個用錫箔和木頭做的滾筒,還有這鋼針?!?/p>
“只要說話的時候,搖動一邊的……”
“這是用什么做的?”
不等方以智說完,朱由檢用手指輕輕點了點喇叭下面的透光“薄膜”,好奇的對其問道。
方以智正說到興奮處,被朱由檢這么一打斷,頗有些意猶未盡的意思,但聽到對方發(fā)問,還是躬身回道:“回陛下,這是臣用豬膀胱做的振動膜?!?/p>
“說話的時候,回帶動振動膜震動,繼而帶動上面這根鋼針,鋼針會在錫箔上留下刻痕?!?/p>
“將手柄倒著搖動,就會發(fā)出聲音。”
“朕試試。”
朱由檢也有些躍躍欲試。
對這些理論性的東西,朱由檢并不陌生,后世的時候,誰上學(xué)的時候沒做過這個實驗。
但將這么一套東西做出來,那就有些不容易了。
尤其是在大明這個時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