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是騙子的廣告,翰林院是肯定不會刊登出來的。
這個部分倒是成了《余杭日報》最好辦的版塊。
余杭的商業(yè)發(fā)達,想要刊登廣告的商鋪太多了,只要考證過質(zhì)量,不要虛假宣傳,就可以接這些生意。
趕鴨子上架,方浩只好領著書院的老師學子,匆匆辦出了第一份《余杭日報》。
在收集新聞的時候,方浩察覺,港口的商賈們對于商品的當日售價十分關注。
方浩問過才知道,港口的物價變動太快,有經(jīng)驗的商賈在購買物品前,都會參考前幾日的價格。
方浩決定在地方新聞上增加一個類目,刊登當天主要貨物的價格。
這樣的話,來往余杭的商人,都會買上一份《余杭日報》當做參考。
而報社只用雇傭一個小童,每天詢問各類物品的價格就行了。
小說的部分,書院找到了一名落魄的秀才,讓他在報紙上發(fā)布自已的連載志怪小說。
于是,第一期《余杭日報》,終于完成了!
這份抄襲、拼盤、趕鴨子上架,還有上廣告的報紙。
一經(jīng)問世,立馬在余杭引起了轟動!
那是因為余杭太需要一份當?shù)氐膱蠹埩耍?/p>
去過京都的人,看過新邸報后,大家都很期待可以有一份屬于余杭當?shù)氐膱蠹垺?/p>
但是辦報,必須得經(jīng)過朝廷的允許。
所以即便有小型私報,也只是蜻蜓點水,不敢動靜太大,引起朝廷的注意,那可就完蛋了。
這次余杭終于有了本地的官報!
第一批《余杭日報》,三千份瞬間就賣光了。
很快,第二批的四千份報紙也全部售出!
書院的老師和學子,都露出激動的笑容。
七千份都可以賣出去!
辦報的錢,就足夠書院運轉(zhuǎn)了。
更別說還有廣告的進賬!
官學書院這才知道,原來辦報可以賺這么多錢??!
有了余杭日報的進賬,就足以養(yǎng)活整個余杭地區(qū)的學院了。
但是方浩仍然覺得不夠,他繼續(xù)在余杭的各個郡縣,開設了印報的部門。
在府學排版好的內(nèi)容,會送往縣學。
縣學加上一些當?shù)氐男侣?,然后印刷出來?/p>
這些郡縣的消費力雖然不比州府,但也足夠當?shù)貢荷妗?/p>
經(jīng)過方浩這樣一折騰,還真給余杭的書院找到了穩(wěn)定的收入。
公學的書院不要錢,還是學習朝廷科舉所考的心學,即便學不好心學,那也可以做個工程師或者賬房。
再不濟還能去當個翻譯。
于是報名公學的人,在各地排起了長隊。
本來就被打擊的私學,這下愈發(fā)窘迫了。
此時的黃曉,坐在冬林書院的會客廳里喝茶。
冬林書院的院長夏冬林,剛剛從京都返回余杭。
這次鹽鐵會議,夏冬林和呂為賓的兩次辯論都敗下陣來,理學也被取消了官方學術的地位。
盡管大家都知道,此事是陛下乾坤獨斷,但是余杭的理學傳人,依舊把怨氣發(fā)在了夏冬林的身上。
不跟他發(fā)火,難道還敢跟陛下發(fā)火?
夏冬林失去了余杭理學領袖的地位。
許多追隨他的學生,也全部離開了冬林書院。
“夏院長,你也參加了鹽鐵會議,陛下的圣旨,余杭要取消所有的私學書院?!?/p>
夏冬林黑著臉說道:
“黃大人,你從哪兒看出我這是書院的?這里只是老夫會友的廳堂罷了!”
不愧是老狐貍!
黃曉帶領手下跑了好幾座私學書院。
所有人都是一致的口徑。
全說自已這不是書院,只是會客的莊園。
黃曉還是決定從規(guī)模最大的東林書院開始勸說。
看見夏冬林的模樣,黃曉就知道這回一定不會順利。
黃曉收起笑臉說道:“我在查抄一名鹽商賬本時,發(fā)現(xiàn)他每年都會給冬林書院捐資一大筆銀子?!?/p>
“我聽聞夏院長還曾給那名鹽商寫過‘仁義君子’的字?”
“現(xiàn)在那名鹽商參與鹽丁之亂,證據(jù)確鑿?!?/p>
“不知道這冬林書院,和這個案子是否有牽連?”
夏冬林滿臉怒意的起身,對著黃曉說道:“你這個酷吏!”
“你若敢構(gòu)陷污蔑,我們冬林書院的人一定不會放過你的!”
黃曉微微一笑,他看著夏冬林說道:
“夏院長,我說了,朝廷的政策是關閉私學?!?/p>
“我不管你這里用作什么,我是要這冬林書院再不開門!”
“如果夏院長不配合,那就別怪我不留情面了!”
語畢,黃曉直接帶著屬下離開了冬林書院。
夏冬林捂著胸口渾身顫栗,他的學生連忙圍了上來。
“老師!我們鼓動那幾名為官的同門,共同彈劾這個狗官!”
“老師,難不成我們讀書人,還得被這種流氓無賴欺壓?”
夏冬林當然是一肚子的憋屈,但是想到余杭鹽案,他還是忍住了。
余杭鹽案,幾乎牽扯進了余杭所有的鹽商。
平時夏冬林的冬林書院,與這些鹽商往來密切。
鹽丁之亂時,夏冬林正在從京都返回華江的船只上。
冬林書院的確沒有參與鹽丁之亂,但是冬林書院與鹽商關系密切。
夏冬林寫了許多拍鹽商馬屁的文章詩詞,這是怎樣都抹不掉的。
現(xiàn)在黃曉手里攥著余杭鹽案,夏冬林不得不屈從。
若是黃曉真的耍起混來,拿著余杭鹽案大興牢獄,自已這把老身子骨,哪里受得了牢獄之苦。
“關門吧!”夏冬林終于做出了決定。
眾弟子面色大變:“老師,此話當真?”
夏冬林說道:“此時不關,難道等著黃曉上門查抄嗎?”
夏冬林捶胸頓足道:“有辱斯文啊!”
眾弟子也一同哀嘆不已,甚至有的哭了起來。
不過在哭泣的弟子里,也有許多眼睛轉(zhuǎn)動。
冬林書院正式關門,朝廷禁止私學的詔令,終于在余杭落地。
冬林書院關門時,余杭許多讀書人為之掉淚,有的讀書人甚至大罵李天是桀紂,覺得李天這是有違孔孟之道!
有氣急敗壞的,便有悄悄跑路的。
比如夏冬林的幾名得意門生,在書院關門后立馬來到了余杭公學府。
“幾位夏公的門生,要來應聘公學的心學教師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