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他沒有搭理齊順義的自作多情。
他擺了擺手,說了一句“不用多禮”。
然后眾人的注視下,走到徐剛林身邊。
“你就是徐剛林?”
“臣是……”
徐剛林只是一介縣令,面對皇帝,當然會很緊張。
一時間,居然有點不知所措。
看著他手足無措的模樣,李天笑了笑。
他拍了拍徐剛林的肩膀。
“為民請愿,這很好?!?/p>
“希望你以后可以不忘初心?!?/p>
“遵命,陛下……”徐剛林結(jié)巴的說道。
看見這一幕,內(nèi)閣群臣嘩然。
陛下的行為,無疑是給徐剛林站臺了。
而給徐剛林站臺,就意味著陛下認可徐剛林“為民請愿而忤逆皇帝”的行為。
為忤逆自己的人而站臺,這種行為其實對皇帝沒有什么好處。
但他還是這么做了。
是什么原因,讓陛下做出這種事呢?
在群臣眼里,答案只有一個……
那就是陛下已經(jīng)知道他們想讓老百姓背黑鍋,把事件定性成刁民作亂。
再一個,就是陛下可能看出齊順義想要通過這件事,攻訐曾黎。
而知曉這件事后……
陛下非常不滿!
只有這個原因,他才會不惜為忤逆自己的家伙站臺!
想明白這個道理后,除曾黎和余明外的法家黨羽,情緒都緩解了不少。
但齊順義一派的大臣,卻緊張起來。
陛下對他們不滿……
他們會倒霉了。
眾人之間,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情緒。
一時間,原本因為陛下幫自己解圍而歡喜的齊順義派系,如掉冰窖!
不過,如果李天知道他們的心思,恐怕會哭死。
黨政激烈,是國運敗壞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
如果齊順義他們真的堅持黨爭,攪亂大周的局勢,李天一定會全力支持的。
奈何李天別說看穿余明給齊順義設(shè)局了。
他甚至都沒看出齊順義打算借機打擊曾黎的事情。
倒不是他沒這個能力。
而是他對此事興致缺缺而已。
在他看來,這件事其實就是場意外。
一群無能的官僚,為了完成自己的政績?nèi)蝿?wù),把罪責轉(zhuǎn)移給百姓。
卻遇到了一個即便丟了命也想為民請愿的清官的意外!
他之所以露面,只是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好苗子。
一個可以攪亂大周國運的好苗子!
那就是徐剛林。
成為皇帝以來,李天并非毫無長進。
最初的他,以為只有權(quán)臣奸佞才可以攪亂國運。
但在這段統(tǒng)治經(jīng)歷后,他發(fā)現(xiàn)事實并非如此。
貪官屬于黃河水,渾濁不堪。
清官屬于長江水,清澈浩蕩。
君父如山。
不管是長江水還是黃河水,水漫堤壩都可以造成危害。
徐剛林是好官沒錯。
可他身上理想主義者的氣息,李天大老遠都能聞到。
李天知道,理想主義,意味著經(jīng)常會做出些不合時宜的舉動。
這些舉動往往初衷是好的。
但只要時機恰當,這些舉動所引發(fā)的動亂,甚至比用人唯親、貪污腐敗之類的還要嚴重。
此類事件,已經(jīng)在歷史上不止一次的出現(xiàn)了。
抱著這種想法,李天決定重用徐剛林。
但他知道,現(xiàn)在的徐剛林還有點青澀。
想讓徐剛林對大周造成更嚴重的危害,李天必須把他保護起來,逐步培養(yǎng)。
等他可以獨當一面后,才可以幫李天敗壞國運。
如此想著,李天已經(jīng)有了想法。
他對群臣說道:“徐愛卿為民請愿的態(tài)度,朕非常欣賞。”
“你們也得多學習徐愛卿才是。”
李天頓了頓,繼續(xù)道:“小池底的事情,朕已經(jīng)了解清楚了?!?/p>
“朕決定,從國庫里追加三倍的銀子,用來安置百姓。”
“同時,命徐剛林為御史,全權(quán)監(jiān)督安置款的所有使用情況。”
“徐愛卿……不,徐御史,以后你直接跟朕對接,有什么問題,都能跟朕提。”
“如果有誰敢找徐御史的麻煩……”
“多掂量一下!”
多掂量一下……
原本,李天這么說只是想告訴群臣。
如果他們敢在此時對徐剛林下黑手,就得面臨皇帝的鐵拳。
至于追加安置款,只是想多消耗一下國庫罷了。
畢竟在這個時代,想敗壞國運,多花點錢準是沒錯的。
僅此而已。
可他的話,在經(jīng)過齊順義一派的人,以及余明,曾黎的過度腦補后,就變味兒了。
他們覺得,陛下是在告訴他們。
“你們做的事朕都知道了,以后會慢慢收拾你們?!?/p>
不然的話,陛下干嘛封徐剛林做御史呢?
御史,不就是拿來對付大臣的嗎?
剎那間,在場群臣全屏住呼吸,紛紛點頭稱是。
像曾黎這邊還好。
雖然他們借著徐剛林設(shè)了個局,反殺了齊順義一把。
但此事畢竟是齊順義先下的手。
站在徐剛林的角度看,所有問題也全是齊順義這個內(nèi)閣首輔導致的。
跟他這位次輔無關(guān)。
理論上,他們不是敵對關(guān)系。
當然,這只是指當前的形勢,而非徐剛林以后能否跟他們兼容的情況。
而另一邊的齊順義壓力就大了。
在內(nèi)閣時,由于陛下在場,他還勉強維持著身為首輔的體面。
等一路堅持回家后,他直接一屁股癱坐在椅子上。
“完了,全完了……”
看著屋頂?shù)臋M梁,齊順義目光無神。
在他看來,他今天讓百姓當替死鬼的事,他們的派系與徐剛林產(chǎn)生矛盾的事,陛下全都知道了。
在這個前提下,陛下還公開維護了徐剛林。
并且還親封徐剛林為御史,專門負責小池底百姓的遷移工作。
這分明是陛下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不滿,想打壓他們一黨。
唯一的好消息就是,陛下是在矛盾完全爆發(fā)前進來的。
這樣做,還是維持了齊順義的體面。
齊順義明白,陛下是什么意思。
他這是暗示自己,告老還鄉(xiāng),留份體面。
一想到自己在官場上浮沉了這么多年,好不容易做到首輔。
但一剎那間,就淪落到這個地步。
齊順義只覺得上天給他開了一個玩笑。
閉上眼……
昔日的種種涌上心頭。
在他的心里,有一道聲音在說,這不是真的。
可是……
睜開眼睛后,殘酷的現(xiàn)實還是擺在他的面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