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易回頭看向王真人:
“只要你全部交待出來,我可以答應(yīng)你。”
而后,王真人像是被抽掉所有力氣一樣,頹然的跌坐在地上。
陳易也不和他磨嘰,直接問道;
“佛教給你了什么好處,為何你屢次助他們行事?”
王真人過了好一會兒,才開口;
“他們一開始并沒有許我什么好處,只是我厭惡道教,這才偏幫他們?!?/p>
陳易頓時有些懵逼;
“道教怎么你了?”
王真人的思緒一下飄浮到千載歲月之前。
那時,他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、滿心追逐名利之人,名叫王方平;
歷經(jīng)千辛萬苦,他終于得以踏入那無數(shù)人向往的官場。
然而,當(dāng)真正置身其中時,他才驚愕地發(fā)覺,這里與他心中所憧憬的模樣大相徑庭;
官場之中,處處充斥著勾心斗角、爾虞我詐,每一步都如履薄冰。
在這紛繁復(fù)雜的環(huán)境里,王方平感到無比疲憊與無奈;
最終,經(jīng)過一番痛苦掙扎,他毅然舍棄了這條仕途之路,轉(zhuǎn)而踏上了另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——求仙問道。
皇天不負(fù)有心人,經(jīng)過多方尋覓,王方平總算成功拜入一座道觀,正式開啟了他的修道生涯;
起初,他滿懷熱忱與期待,堅信通過自身不懈努力定能修成正果。
怎奈事與愿違,隨著時間推移,他漸漸意識到自已或許并非修仙那塊料子;
那些比他晚入門的師弟們,修行進(jìn)度竟遠(yuǎn)超于他。
面對如此境況,王方平內(nèi)心焦急,絲毫不敢有半分懈怠之心;
于是,每當(dāng)夜幕降臨,師兄弟們皆已進(jìn)入夢鄉(xiāng)之時,他仍獨自一人打坐修煉。
就這樣,日子一天天過去,王方平和其他師兄弟們始終堅持不懈;
不知不覺間,他們的發(fā)絲亦逐漸染上了銀白之色。
就在尋常的某一天,天空中驟然降下數(shù)只仙鶴,周圍更是祥云繚繞;
緊接著,數(shù)位師兄弟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飛身成仙,直上云霄而去!
這其中唯獨沒有王方平的身影!
甚至連那些后來才入門的師弟們也都紛紛飛升成仙,為何偏偏就他不行呢?
他滿心憤懣與不甘,死死地盯著天上那位前來接引的仙人,聲嘶力竭地質(zhì)問:
“憑什么我不能成仙?!”
那仙人一臉淡漠,目光平靜如水般注視著他,緩緩開口說道:
“你道心不穩(wěn),而且功利之心過重,尚未具備成仙的資格?!?/p>
“若能再潛心沉淀一段時日,興許日后還有成仙之機?!?/p>
他聽后如遭雷擊,整個人都呆住了;
他實在想不通,自已與師兄弟們同樣刻苦修煉,為何獨獨他被認(rèn)定道心不穩(wěn)呢?
竟然還指責(zé)他功利心重?世人修道求仙,最終目的不就是能夠位列仙班嗎?難道這也有錯?
他越想越是憤怒,他決定下山;
決心要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,以此證明給天上那群神仙看——他王方平絕對有成仙的資格!
下山后的日子里,他依靠從師門中學(xué)到的道術(shù),四處行俠仗義、除暴安良;
每當(dāng)看到那些為非作歹的惡人,他都會毫不留情地出手懲治。
而對于身處困境中的人們,他則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,幫助他們擺脫危難;
漸漸地,他聲名遠(yuǎn)揚,世人皆尊稱其為王真人。
然而,盡管他一直在努力積德行善,但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,他仍然未能得道成仙;
不過,由于他在世時積累下的功德,死后得以在地府謀取到一份官職。
此后,他憑借自身的不懈努力,一步步向上攀升,最終登上了鬼帝之位;
成為鬼帝之后,一人之下萬人之上,他再也無需顧忌他人的眼色行事,可以隨心所欲地去做任何自已想做之事!
即使已經(jīng)過去數(shù)千年,但每每想起昔日道教神仙對他的輕蔑與不屑一顧,他就無法釋懷;
那幫神仙不是看不上他嗎?那他便要讓他們知道,什么叫追悔莫及!
他開始大肆斂財,處處幫扶佛教;
想從地獄撈出窮兇極惡的罪鬼?只要錢給夠,沒問題。
他只有一個條件,就是這些人輪回之后必須信仰佛教,并四處宣傳佛教的好處;
如此一來,更能擴大佛教在凡間的影響力,使之與道教抗衡。
至于左右輪回,為佛教信徒大開后門也是尋常事;
不就是想要下一世榮華富貴?給他們便是了。
如此種種,數(shù)不勝數(shù);
這種情況,直到陳易的出現(xiàn)才被打斷。
由于陳易處處和他作對,地府內(nèi)的佛教勢力幾乎被清除殆盡,就連他明面上的得力手下也一一折損;
就在這時,西方基都教突然派人聯(lián)系到他,眼見佛教連連受挫,或許發(fā)展新的勢力也是不錯的選擇...
于是雙方一拍即合,便有了插手引渡司英烈輪回一事。
王真人將憋了千年的秘密全部道出,此時也是一陣舒暢;
這些事在他心里埋藏了太久太久,無人可以傾訴,沒想到最后聽他故事的,竟然是害他跌落帝位的敵人。
陳易聽完后,久久不語...
一切的一切,一開始竟是因為嫉妒和不甘作祟;
如果后入門的師弟也沒有飛升,那他還會這么恨嗎?大抵是不會的。
前來接引的仙人真可謂是眼光毒辣,他說的沒錯,王真人的確道心不穩(wěn),沒有成仙的資格;
只是那時的王真人只聽進(jìn)了前半句,后半句讓他再沉淀沉淀,他是一點沒聽進(jìn)去啊!
他下山之后所做的一切,憑借的都是在道觀學(xué)來的道術(shù);
憑借道術(shù)謀得許多功德后,卻又用得到的權(quán)利背刺道教,真可謂是被一手養(yǎng)大的狗狠狠咬了一口。
不,他不是狗,是白眼狼!
佛教之所以現(xiàn)在在人間有如此多的信徒,除了他們自身的手段外,王真人在地府的推波助瀾也起了不少作用;
當(dāng)初他待過的那個道觀的祖師爺要是知道真相,怕是只恨當(dāng)初沒一道天雷劈了這廝。
弄清一切緣由后,陳易問道:
“那么基都那邊的人,是如何與你聯(lián)系的?他們有沒有告訴你后續(xù)的計劃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