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現(xiàn)在都在后悔,可后悔有用?殿下從來不會因為別人改變主意?!?/p>
林君自嘲般笑著,又灌了下去。
當初萬安將她叫到面前,讓她到杞縣安排一切,林君曾經(jīng)拒絕過。
可萬安是這么說的。
“阿君,這事除了你,我誰也不信?!?/p>
林君的名字原本應該是叫林軍。
后來母親覺得女子不應叫軍,想改成君。
可君又與帝王同稱,還沒來得及給她改名,父母就去世了。
再后來就沒人叫她的名字了。
久而久之,大家都已經(jīng)不記得她叫林君,都稱她為林三姑娘。
唯獨萬安記得。
私下都叫她“阿君”。
她則是稱萬安為“阿黎”。
萬安原名為蕭黎,皇族本就沒人叫她的名字,這只是私底下她們自己這么稱呼。
萬安那日一句“我只信你”,林君便拋棄所有,獨自奔赴杞縣。
只是她也沒想過,那一眼,就是她們此生最后一面。
林君當然后悔。
午夜夢回,夢見萬安時,她都會后悔得痛哭。
可如果重來一次,她依舊會選擇前往杞縣。
她不愿看見她的阿黎不開心。
汪明嘆了口氣,跟著悶了一口酒。
“誰說不是呢?哎,頭兒,你也別喝太多了,明日不是要帶郡主見其他人?”
汪明想阻止,卻被林君奪了手上的酒。
“你慫你別喝!”
說罷,林君一個人悶了兩罐子。
可即便如此,林君也依舊清醒。
有時候林君真的覺得千杯不醉是個懲罰。
她想醉,想不那么清醒。
這樣她就不會那么清醒地選擇離開。
其實有一件事,林君從來沒有跟其他人說起。
曾經(jīng)三王之亂時,林君勸過蕭黎。
既然陛下的兒子沒一個有用的,為什么蕭黎不自己當皇帝。
滿朝文武都知道,蕭黎除了是個女子,是陛下所有孩子里面,最適合當儲君的人。
她英勇善戰(zhàn),心懷天下,百姓對她還很敬重。
可大禹從未出過女帝。
蕭黎當即拒絕了她這個提議。
她說。
祖訓不可違。
清醒的時候,林君也覺得是這樣的。
可如今她覺得,如果當初她們真的如此大逆不道,推蕭黎稱帝。
也許就不會出現(xiàn)現(xiàn)在這種局面。
蕭黎也不會死。
林君從未跟別人提起過。
她不在乎這天下誰人稱帝,她只在乎蕭黎。
廂房里。
戚元月看著她和汪明喝悶酒的背影,只覺得奇怪。
“不知道林姨是不是想母親了。”
宋九安轉(zhuǎn)頭看她。
“林姨和母親關(guān)系極好,當母親病重時,
也未曾給她寫信讓她回京,她們至死都沒見一面,
以前我還奇怪,以為她們之間鬧了什么矛盾,以至于老死不相往來?!?/p>
戚元月如今才知道。
原來不是鬧翻了,是關(guān)系太好。
好到可以為了母親留在杞縣,未曾成家,只為了守住杞縣屬軍。
宋九安擔心她想太多,待會兒就要睡不著了。
“睡吧,明天見完屬軍,我們就得準備收拾東西回玉山州了?!?/p>
“嗯?!?/p>
戚元月點了點頭,這才關(guān)上窗戶歇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