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神色微動:“你這般說,可是有人選?”
沈霜月點點頭。
旁邊的裴覦微瞇著眼:“你說的,該不是駱家那個旁支的五爺,駱巡?”
沈霜月嗯了聲:“侯爺英明,正是他?!?/p>
“難怪你昨夜問起了他?!?/p>
裴覦沉吟了片刻,駱巡并非京官,他往日并不算熟悉,但是之前前往江南調查漕司鹽稅一案時,和他有過接觸,對這個駱巡也是印象深刻。
他朝著太子說道:“這個駱巡是個極為厲害的人物,當時鹽稅出了問題,漕運司上下無數(shù)人遭了牽連,查到最后幾乎找不出幾個干凈的?!?/p>
“可是駱巡身為提舉常平司的長史,最是該出事的人之一,他身上卻是干干凈凈,絲毫查不出來問題?!?/p>
倒不是因為駱巡太過清廉讓裴覦驚訝,而是他的這份清廉,在上下勾結沆瀣一氣,幾乎已經(jīng)是渾水一灘的漕運司里顯得格格不入。
要知道他當時帶人查過之后,上至漕司總督,轉運使,同知,下至衙門之中那些稍有實權的小吏,就沒有幾個是清白的,而且上下勾結,層層私扣鹽稅,整個漕運司上層,除了極個別有些背景的人沒有摻合其中外,其他沒一個干凈。
那些上次能夠逃脫刑責的,多都是本身就有背景不屑與之同流合污,或者是出身極好有人擔保又膽小怕事不想摻和的。
唯獨這個駱巡,身后既無背景,又無關系,那駱家更只是一介商戶,數(shù)據(jù)不好聽的,稍微有些背景的人都能壓死他。
他管著提舉常平司,掌各路役錢、義倉、水利、茶鹽等事,甚至分管財賦,這種燙手的官職,上面的人既想要貪腐,怎么可能放任他置身事外,清清白白。
若不同流合污,那就定會成為那些人眼中釘,特別這人還是個毫無背景的官員,那些人定會第一時間鏟除他,將這位置放上自己人。
可是偏偏這駱巡卻留了下來,既在那些人眼皮子底下坐穩(wěn)了倉司稟吏的位置,又沒讓自己沾上貪腐污垢,最后還能在朝廷清查之下完美脫身。
這等本事,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。
裴覦說道:“我與那駱巡接觸過,是個低調又聰明的人,他出身駱家旁支,幼時受過苦楚,后來被駱家家主接回主家之后,才得以進學?!?/p>
“此人看似圓滑卻有風骨,懂得左右逢源,卻也有幾分血性,他應該是早就準備好了那些名目賬冊,我?guī)藦夭辂}稅案時,他就給過我助力。”
“原本就算沒有北地的事,我也是打算跟陛下替他請功,年后將人調回京城?!?/p>
太子想了想:“孤記起來了,你之前好像的確跟孤提起過這人,是個有本事的?!?/p>
他琢磨了一下,覺得沈霜月說的有幾分道理。
沈敬顯如今已經(jīng)是御史中丞,想要再進一步并不容易,至于將功勞交給沈家其他人,那沈家上下就沒有一個能合太子眼緣的,瞧著最為出色的沈令衡也不過是個糊涂蛋,當初還是太子親自幫著裴覦在父皇那里上眼藥,將人給擼下去的,他也并不想提攜沈家子。
可如若讓駱巡頂上,足夠讓他調入京城更進一步。
這人留在漕云司,有些浪費了。
裴覦在旁看向沈霜月說道:“你和駱宣成已經(jīng)說了此事,駱家那邊答應出頭?”
沈霜月說道:“雖然沒有直接答應,但是侯爺昨夜曾與我說過,駱巡和駱昌感情極深,且駱家主支對他有大恩,這兩年若非駱巡頂著,駱家處境只會更差?!?/p>
“漕運司那邊,無論是總督的位置,還是轉運使的位置,都不可能輪到駱巡來坐,他是江南本地官員,無論是陛下還是太后都不可能答應讓他來接管漕運司,而且他之前出賣上峰以求自保,更幾乎幫著侯爺血洗了整個漕司上下,后來補進去的官員對他恐會排擠,加上魏家打壓,他是沒有機會更進一步的?!?/p>
“如今駱家既已投靠太子殿下,摻和進這樁事里,駱巡那邊也沒了退路,他會答應的。”
說完之后,沈霜月看向太子,
“駱家不比何家差,而且江南富庶,一直都是朝中之人垂涎之地?!?/p>
“駱家既然投靠殿下,殿下何不再施他們一份恩德,既能得一員只能依靠你,且在朝中替您披荊斬棘的大將,又能讓駱家對您更加歸心?!?/p>
駱家若掌握江南商道,便等于整個江南富庶盡落太子之手,這樣就算是將來戶部尚書之位落不到太子手上,或者是將來再出了如今戶部之事,也不至于被人所縛捉襟見肘,江南便是退路。
太子聽明白了沈霜月的意思,臉上露出些動容來。
他今日出宮,原以為不過是為了籌糧的事情,沈霜月能提前預料,甚至有辦法破局已是足夠讓人吃驚,可沒想到她與駱家聯(lián)系居然想得這般長遠。
若是有了江南富庶在手,哪怕不能輕易動用,他和父皇也不會被太后和魏家逼的那般狼狽……
最重要的是,不讓沈敬顯出頭,沈家就不會直接與那幕后之人站在明面相對之處,而且沈家也不會直接表露站隊的意思。
雖說沈家如今和魏家打得不可開交,可畢竟表面上沈敬顯只是為了報復而已,魏家固然惱怒,卻也并沒有動真格的,可一旦沈敬顯明晃晃地表明了立場,那之后朝中爭鋒就遠不會像是現(xiàn)在這般溫和。
剛才他讓沈敬顯出頭時,沈敬顯極為不情愿就是因為這個,只不過是礙于有把柄落在他們手上,既然他這般不愿,倒不如先讓沈家繼續(xù)留在暗處,不僅能讓沈敬顯安心些,說不定將來在某些事情上還能出其不意。
更重要的,駱巡出頭之后,沈敬顯依舊能夠上折子。
但到時候不會有人覺得是他出頭,他不過是在盡御史臺的職責,往后對魏家有所針對,那也是私仇。
太子琢磨了一下:“沈二小姐倒是提醒了孤,這事交給駱巡的確更合適,只不過從江南到京城,恐怕趕不及?!?/p>
“來得及?!?/p>
裴覦淡聲說道:“從京城到江南,一路都有驛站,且駱家也有自己特殊的傳信方式,駱巡所在衙門的陵昌港,離京城更進一些,若是駱家有心的話,不用三日,就能讓他接到京中消息?!?/p>
“駱巡想要入京時日是久,可如果單純只是送檢舉密信入京給殿下,五、六日的時間足以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