啪
何東方一巴掌拍在郭子儀的腦袋上。
“你杵在我前面干什么?我都看不見了,你干啥?臉大???”
郭子儀縮了縮脖子,有些憋屈,可最終還是沒說話。
算了,這里是中醫(yī)院,不是人民醫(yī)院,還是忍忍好。
他是龐麥之前的主治。
送來中醫(yī)院之后也一直關注著。
尤其是方知硯說能夠手動代替達芬奇手術的時候,他就打定了主意,說什么都要來看看這場手術。
也征得了何東方的同意,這才有了這個權限。
現(xiàn)在形勢沒人強,自己還是要低頭的好。
更何況,這個病人之所以情況變得這么危險,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,是自己誤診。
所以郭子儀也老老實實的,如同鵪鶉一樣。
手術室內,方知硯在盡可能靠近食管和氣管的兩側,用精細的剪刀離斷瘺管。
然后修剪瘺口邊緣。
4-0縫合線間斷縫合關閉氣管的缺損。
麻醉師注水,測試修補是否漏氣。
接著修補食管缺損,如果是小缺損,便直接使用4-0縫合線橫行雙層縫合關閉。
如果是較大缺損,就需要考慮局部食管壁瓣轉移修補。
總之,手術的進程比較緩慢。
再加上對于精細度的要求極高,所以方知硯的速度也沒有快很多。
眾人仔仔細細的盯著方知硯的動作,一絲一毫都不敢錯漏。
這,是一場超出眾人想象的手術。
畢竟,沒有人能自信到把自己的手和器械來做對比。
當然,除了那些頂尖水平的專家醫(yī)生。
但很顯然,方知硯并不屬于這個層次。
可偏偏,他竟然也能做到,這就不得不讓眾人刮目相看了。
不過,就在眾人欣賞的如癡如醉的時候,手術臺上,驟然爆發(fā)出一陣爆裂聲。
“砰!”
突如其來的聲音好似平地驚雷,瞬間讓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。
這是?怎么回事?
手術臺上,方知硯緊皺著眉頭,清晰的術野內,覆蓋著濃濃的鮮血。
大量粘稠的痰液還有胃液隨處可見。
這就像是一個氣球,直接炸了。
還連帶著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,讓整個手術臺上狼藉一片。
手術似乎可以停下來了。
方知硯的臉上也露出難看的表情。
呼吸科副主任劉銘有些惱火的開口道,“是你們人民醫(yī)院判斷失誤,在病人昏迷狀態(tài)下進行通氣所遺留的問題!”
人民醫(yī)院呼吸科主治醫(yī)師郭子儀也是臉色蒼白一片。
他吞了吞口水,低著頭沒敢說話。
是他的問題,他當然清楚。
但這些時候就算承認錯誤也沒有用。
病人胸腔壓力十分高,再加上組織脆弱,方知硯在切開之后,壓力失衡,另一側薄弱的管膜直接就被炸開了。
“現(xiàn)在怎么辦?”他開口道。
聲音很低,低的甚至讓人差點沒聽清楚。
劉銘沒好氣的開口道,“怎么辦?還能怎么辦?手術停止唄?!?/p>
何東方也是點了點頭。
手術視野被嚴重污染,食管爆炸,導致距離過長,無法連接。
現(xiàn)在想要處理病人的情況,那就只能切斷瘺管。
然后用一個金屬容物將食管兩端盡量對攏。
之后做個胃造口維持營養(yǎng)。
等到病人的食管重新養(yǎng)出來了,再去做縫合手術。
但這樣一來的話,手術時間就會拉長了。
只是,劉銘才說出這個方案,汪學文就搖頭否決了。
“你忘了病人有糖尿病了?”
話音落下,劉銘背后猛然冒出一層冷汗。
見鬼,他怎么差點犯了跟郭子儀同樣的錯誤?
病人本身就是腦梗死,再加上還有糖尿病。
這樣的情況之下做胃造口,這不是找死嗎?
而且食管重新養(yǎng)出來,要幾個月?
五個月?六個月?
在此期間,病人全靠腸外營養(yǎng)吊命?
別鬧了,這是不可能的。
病人的身體根本不允許。
而且后期還要二次開刀,真是難為病人了。
所以思來想去,眾人都沒有更好的辦法。
劉銘也是嘆了口氣,緊接著又狠狠的瞪了一眼郭子儀。
“你?。 ?/p>
“如果不是你的失誤,病人怎么會這么麻煩?”
“你要承擔全部責任!”
郭子儀有些委屈,可卻又說不出話來。
“唉?不對,那小子在干什么?”
正當幾人在下面爭論的時候,臺上的方知硯,突然動了。
他帶著朱子肖,殷靜,著手開始清理術野。
“他想干什么?”劉銘忍不住問道。
郭子儀心中也升騰起絲絲希望。
方知硯還在繼續(xù),據(jù)說他是一個能夠創(chuàng)造奇跡的人。
莫非?他有別的辦法?
否則的話,他現(xiàn)在清理術野干什么?
眾人看著他,便見方知硯幾人很快收拾好了術野。
甚至還出聲安慰殷靜和朱子肖兩人。
“這種難度的手術,出現(xiàn)什么情況都有可能。”
“你們不需要擔心,只要保持冷靜,聽我指揮就好。”
“冷靜,是一個急診醫(yī)生必備的素質?!?/p>
“只有這樣,你的大腦才會給你最穩(wěn)妥的指令,所以,你們不用慌?!?/p>
兩人點了點頭,繼續(xù)輔助著方知硯。
“手術刀?!?/p>
他開口道。
旁邊的器械護士將手術刀拍在他手上。
方知硯捏著刀,緩緩落下,動作一如既往的輕柔,冷靜,從容。
就好像剛才的爆炸,依舊處于他的掌握之中。
看著他的表情,郭子儀不由自主的捏緊了拳頭。
如果方知硯真的有辦法,成功給病人完成手術的話。
那自己就不用承擔太多責任了啊。
只是,食管長度不夠,該怎么辦?
眾人疑惑之時,方知硯用刀劃開食管近端的肌層,接著讓器械護士給自己取來套囊導管。
他握著導管,直接插入游離的食管近端開口,隨后用持針鉗,縫針,完成了固定。
與此同時,他開始給套囊導管充氣,之后,再次持刀,在距離開口兩厘米的地方,做了環(huán)形切口。
“這是在干什么?”
汪學文詫異的開口。
這下子,饒是他都有點看不懂了。
眾人滿臉疑惑,方知硯,真的想到解決辦法了嗎?
手術臺上,方知硯沒有絲毫的遲疑。
繼續(xù)換剪刀,進一步分離肌層,粘膜層。
一步步的操作,跟之前的步驟一樣。
可等到食管黏膜層層剝離下來之后,所有人都傻眼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