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實證明,只要肯想辦法,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兒。
杜伶俐就這么在通安村拿到了宅基地,在杜天全他們的幫助下,花費了兩個月時間將井五間的小院就修好了。
杜家人就是娘家人,在她搬家的時候給燒了鍋底。
杜伶俐雖然不會說話,但是在這里也住了一年多了,李嬸子王小青都很喜歡她,搬家燒鍋底這天也坐了滿滿的兩桌人。
杜二娃高興得什么似的,恭喜俐俐姐有一個新家。
杜伶俐也高興,帶著杜二娃到隔壁的一個房間,比比劃劃,杜二娃直接就看懂了。
“俐俐姐,你說這個房間是給我住的?”
杜伶俐點頭。
“謝謝俐俐姐?!?/p>
雖然縣城里有房子,通安村也有他的專用房間,但是杜伶俐單獨留一個房間給他,那是將他當親弟弟看待。
杜家人人都對杜伶俐好,但是有這個特殊待遇的只有杜二娃,他驕傲??!
杜伶俐有了自己的小家,也學會了燒火煮飯洗衣帶娃,關(guān)鍵是,她還能掙錢。
孩子睡著了的時候就畫設(shè)計圖,然后賣給服裝廠。
洛廠長拿了杜伶俐的設(shè)計圖做出來的服裝銷量相當好。
三個服裝廠,銷量最好的一直是趙大瓊深市的服裝廠。
得知杜伶俐設(shè)計圖很不錯后,打電話找杜紅英要買設(shè)計圖。
“行,我讓娘問問她吧?!?/p>
賣誰不是賣呢,杜伶俐的腦袋好使,那就多畫一些設(shè)計圖唄。
杜紅英和冬梅娘通電話,冬梅娘對杜伶俐夸贊不已。
“人與人還真是不一樣,這姑娘雖然說是一個啞巴,真的是能干得很,眼睛很看事相, 學什么都快,你看看,在家里也能掙錢,還掙得不少?!?/p>
“是的 人真的不知道是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來,人生在世,總會遇上這樣那樣的磨難,只要你足夠的強大,就壓不垮!”
從當初的浪浪女,到現(xiàn)在憑著自己強硬的設(shè)計本事讓服裝廠出大價錢買下她的設(shè)計圖。
其實她完全有機會和蘇宇過上幸福的好生活,卻因為雙方父母的自私薄情橫加干預,造成了之后的悲劇。
讓一個對生活充滿了熱愛的姑娘最后成了單親媽媽。
當然,她也能憑本事把自己母子倆的日子過起來。
杜紅英剛和冬梅娘通話結(jié)束把電話掛了,結(jié)果電話又響起來了。
“娘,怎么了?”
母女倆通話東家長西家短自家的故事擺不完,等察覺到通話時長半個小時后冬梅娘又心疼電話費,匆匆掛斷,這會兒又有什么事兒沒想起來?
“紅英,是我?!?/p>
“舅媽?!?/p>
“紅英,你在忙啥呀?”
難得大忙人蘭廠長打電話,杜紅英自然就要說說剛才和冬梅娘聊天講杜伶俐的事兒。
“是啊,人啊,被逼 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是真的能迸發(fā)出不少的潛能的?!碧m英也是感慨萬千:“當年我們不是收購兩個車間嗎,有些工人回來繼續(xù)上班,有些接受了再就業(yè)培訓另謀職業(yè)。有一個大姐會理發(fā),家里人的頭發(fā)都是她理的,后來進行了培訓,你猜怎么著?”
“自己當老板了?!?/p>
“呀,你怎么知道的呀?”
“劇情走向就是這樣的嘛,只要不拋棄不放棄,只要努力,肯定會有好結(jié)果的。”
“是啊,我昨天才去她店里理了發(fā),看著她成長起來的,特別的感慨?!?/p>
同樣是下崗,有些職工就以難為難,天天抱怨說自己運氣不好。怨天怨地就沒怨過自己不努力。
“她當初選擇再就業(yè)培訓,學了理發(fā),出來后在理發(fā)店打工,做了半年后就決定自己開理發(fā)店。”
“當初決定自己開理發(fā)店的時候,全家人都不同意?!碧m英聽她說家里反對的情形還是很震驚:“男人堅持不同意她開理發(fā)店,說什么理發(fā)店都不是什么正經(jīng)人干的事兒;公婆也不樂意,讓她自己帶孩子;娘家父母也勸她別折騰,萬一虧本了怎么辦?日子還要不要過了?”
“舅媽,我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問題,就是越是窮的家庭越是不敢去冒險去闖去拼搏?!?/p>
杜紅英就想起了當年自己要做這樣那樣的事兒,冬梅娘雖然害怕,但還是沒有阻止。而她爹杜天全一直都是堅強的后盾。
趙家則更不同了,一旦是她想做的事兒,趙月嵐就舉雙手贊成,說她是財神爺門下弟子,做哪一行肯定都能成。
趙二叔則是從各方面與她交談,幫她,從來沒有勸阻過。
當然,以杜紅英這輩子的性子,一旦決定的事兒真正是八頭牛都拉不回來的。
“是的,他們很多時候都是前怕狼后怕虎,沒有勇氣和魄力去闖。”蘭英道:“家人不僅不能幫忙,還會拼命的拖后腿。就像我說這個理發(fā)店老板一樣,她說當初家人強烈反對,但是自己意志堅定,直接威脅男人要么離婚,要么同意她開店。公婆不接娃,她就找了一個人幫忙接,付工錢就行;娘家爹娘責罵,她左耳朵進右耳朵出,后來做什么決定干脆都不給娘家人說了。”
日子是自己在過,自己決定的事就去闖一闖。
“她現(xiàn)在還在說,如果當初聽了他們的話,老老實實的幫人,現(xiàn)在也還只是幫人打工。而她力排眾議堅持自己做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開了三家店了,請了二十六個工人?!?/p>
“昨天在她店里理發(fā)的時候,她還在和我說,蘭廠長,我特別感謝你當時給我們提供了再就業(yè)培訓的機會,那時候覺得離開了廠子就不能活了。沒想到,經(jīng)過你們的支持,我不僅活下來了,而且還活得很好。”
從一個下崗女工到老板的蛻變,其中經(jīng)歷了多少辛酸沒人知道,但是,走到今天的位置再看來時路,那都是經(jīng)歷都是經(jīng)驗。從一無所有到三家店的老板,一路走來,步步都算數(shù)!
“所以,下崗并不一定是壞事,是風險與機遇并存?!倍偶t英總結(jié)說。
“那不一定。”蘭英又是一聲嘆息:“那邊紡織廠破產(chǎn)了。”
啥?
“當初留在紡織廠的職工滿心歡喜以為鐵飯碗還在的人,這一次只有一個選擇:下崗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