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編工作繼續(xù)推進。
之前方默手里只有獨立21旅一個番號,啥裝甲團、炮兵團、摩托化運輸營都只能硬塞進去,搞得像個大雜燴。
現(xiàn)在有了69軍的正式編制,就不能再這么亂了。
方默把原來獨立21旅的家底好好捋了捋。
裝甲突擊團、運輸營、摩托化偵察營……這些機動單位全拎出來,再配上一些系統(tǒng)步兵和后勤兵,湊吧湊吧,編成了個“騎兵第10旅”。
名頭是騎兵,其實跟馬毛關系沒有,純純的裝甲旅。
麾下光是坦克就有42輛,包括那2輛嚇死人的虎式。
還有8輛野牛II自行火炮,將近300輛的各色卡車、摩托車、桶車。
怕突擊力量不足,還給配了一個1400人的精銳步兵營,專門坐車跟著坦克跑。
真正的騎兵?一個沒有。
軍政部倒是象征性地撥了200多匹戰(zhàn)馬過來。
方默大手一揮,全分給各部隊當通訊聯(lián)絡和偵察用馬了。
不會騎?那就現(xiàn)學唄。
原來的獨立21旅炮兵團,直接抽出來,升級成第69軍的軍屬炮兵單位,番號定為“第69獨立炮兵團”。
不過方默一看,這炮兵團里重炮還是少點意思。
他眼珠一轉(zhuǎn),直接把呂浩然109師那12門寶貝 18 150毫米重型榴彈炮也給“借調(diào)”過來了。
美其名曰集中使用,統(tǒng)一指揮。
呂浩然那張冰塊臉倒是沒啥表情,對于方默的命令,他會做出建議,但只要方默堅持,他會無條件執(zhí)行。
這樣一來,原來的獨立21旅就只剩下3個步兵團和配套單位,縮編成一個純粹的步兵旅。
周衛(wèi)國和孟煩了的那兩個獨立團,方默也沒虧待。
給他們補充了不少新抽到的戰(zhàn)防炮、重機槍、山炮,還有不少傷愈歸隊的老兵。
兩個團都擴編成了滿編6000人的獨立旅。
另外,像什么第69獨立高射炮團、第69軍軍屬醫(yī)院這些單位,也都掛上了新牌子。
其實就是改個名,換湯不換藥。
沒多久,軍政部又塞過來200多號人,說是補充的基層軍官。
方默一看,好嘛,全是金陵城里各軍校沒畢業(yè)的學生娃。
鬼子都快打到城下了,課是沒法上了,軍政部干脆一股腦全送前線來扛槍。
方默去轉(zhuǎn)了轉(zhuǎn),一了解,真是哭笑不得。
白黨這組織能力真是沒救了。
這里面居然還有魚雷學校和飛行學校的學生。
這真是,胡子眉毛一把抓,管你學什么的,是個人就往前線送。
方默挑挑揀揀,把一些看起來機靈點的,送去周衛(wèi)國和孟煩了的獨立旅當參謀和基層軍官。
剩下那些專業(yè)技術性太強的,比如學魚雷、學通訊的,先儲備起來,以后說不定有用。
這么一番折騰下來,第69軍總算整編完了。
核心主力是清一色的系統(tǒng)兵。
獨立21旅、騎兵10旅、步兵109師,加上軍直屬的高炮團、炮兵團、警衛(wèi)團,足足三萬多號人,裝備精良,士氣高昂。
另外四個旅——獨立1旅、獨立2旅、補充1旅、補充2旅,加起來兩萬四千多人,成分雜點。
但獨立1旅、獨立2旅這兩個旅面對鬼子大部隊,也能頂上去。
再加上機場幾十架飛機和系統(tǒng)空間里那支還沒放出來的小艦隊。
麻雀雖小、五臟俱全。
方默手里的實力,跟當初在滬上閘北警局摳摳搜搜的時候比,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。
編制弄利索了,接下來,就等著跟鬼子過招了。
-----
11月28日,各部隊還在緊張地磨合,尤其是周衛(wèi)國和孟煩了的兩個獨立旅,新補充進去的火炮、機槍單位,協(xié)同訓練搞得熱火朝天。
一大早,方默就帶著警衛(wèi)團和炮兵團的人,開車直奔紫金山。
這山是金陵城東的制高點,主峰海拔448米,必須把炮兵擺上去,視野好,射界開闊。
要擱平時,想把幾噸重的大家伙弄上山,那可真是要了老命了。
人空手爬都喘,更別說抬著沉得要死的炮了。
全靠各種杠桿、滑輪組,騾馬拉,人力推,弄不好炮翻下去,直接就報廢了。
但方默有掛啊。
他系統(tǒng)空間里,火炮彈藥碼得整整齊齊。
此時,教導總隊和中央軍炮兵6團、10團的人還在城里休整。
紫金山上,只有東北軍一部和方默的獨立21旅561團在挖工事。
東北軍守山腳,561團守山頂。
方默到了之后,直接上山,找了個平坦地方,意念一動。
唰唰唰。
一門門105mm榴彈炮、150mm重型榴彈炮,還有成箱成箱的炮彈,就跟變戲法似的,憑空出現(xiàn)在山坡平地上。
炮兵團的系統(tǒng)兵們立刻一擁而上,架設火炮,構筑發(fā)射陣地,測算諸元,動作快得飛起。
等快到中午的時候,中央軍炮兵6團、10團和教導總隊的一支部隊,才吭哧吭哧地趕到紫金山腳下。
帶隊的教導總隊參謀長邱青錢,看著陡峭的山路,正發(fā)愁這重炮怎么運上去呢。
結果就聽到山上傳來一陣陣歡呼。
他們疑惑地爬上山一看,全都傻眼了。
只見好幾個炮兵陣地都已經(jīng)修得差不多了!
一門門擦得锃亮的火炮穩(wěn)穩(wěn)地架在炮位上,炮兵們正在做最后的調(diào)試。
尤其是炮兵6團和10團的團長,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。
“那…那不是我們的150mm遼造十四式(仿制三八式)和嗎?”
他們認出來了,那幾門屬于他們的、從滬上一路好不容易撤下來的寶貝重炮,竟然也已經(jīng)在山上了?!
而且看樣子,保養(yǎng)得比在他們手里時還好。
當然,方默有掛也得裝一下,所以還是假裝建設了點簡易起重機之類的東西,仿佛是在他們來之前花費大力氣運上來的。
原來,從滬上撤退那會兒,方默就看他們拖著沉重火炮行動緩慢,差點被鬼子追上,順手就用系統(tǒng)空間幫他們“運”了一段。
這次聽說他們要上紫金山布防,方默主動提出幫忙搬運。
兩個團長雖然覺得奇怪,但想到方默之前的名聲,也就半信半疑地同意了。
沒想到,這才兩天功夫,不僅他們的炮上來了,連陣地都快修好了?!
方默走過來,笑著拍拍兩位還在發(fā)懵的團長肩膀:
“兩位老哥,你們的家伙事兒我都給弄上來了,順便多給了你們些炮彈,甭客氣,使勁揍鬼子。”
他指了指旁邊堆成小山的彈藥箱。
兩個團長一看,好家伙,這炮彈數(shù)量比他們自已的儲備還多。
兩人激動得話都說不利索了,抓著方默的手千恩萬謝。
這人情可欠大了。
方默這么殷勤,為的就是結個善緣。
這中央軍最后的十幾門大口徑火炮,他已經(jīng)眼饞許久了。
等打完金陵保衛(wèi)戰(zhàn),他就準備下手了。
一旁的邱青錢沒說話,他瞇著眼,看向遠處另一個山頭。
那里是69軍的炮兵主陣地。
粗略一看,至少四五門大口徑重炮的炮管森然聳立。
看那口徑,絕對不小于150mm,看外形,很像是漢斯的同款。
而且肯定不止眼前這幾門。
“這方默…到底什么來頭?”邱青錢心里嘀咕,又是羨慕又是好奇,“一個軍,哪來這么多重炮?比我們教導總隊還闊氣?!?/p>
他眼熱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