滬上,華中派遣軍司令部。
朝香宮鳩彥王端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后,面前攤開著第13師團(仙臺)和第16師團(京都)送來的首日戰(zhàn)報。
他逐字逐句地看完,那張保養(yǎng)得宜、帶著皇室成員特有矜持的臉上,先是閃過一絲錯愕,隨即嘴角難以抑制地向上扯動,最終化為一聲充滿譏諷的冷笑。
“呵……呵呵……”
報告上白紙黑字寫著,兩師團合計五萬余人,猛攻紫金山69軍防線一整天,僅“玉碎”一百余人。
然而,這份簡短的陣亡名單卻格外“耀眼”。
中佐一名,少佐兩名,大尉、中尉若干……幾乎全是中高級軍官。
仿佛這場血腥攻防戰(zhàn)中,只有軍官們在“帶頭沖鋒”、“英勇戰(zhàn)死”,而普通士兵則安然無恙。
至于傷員和失蹤人員,數(shù)字卻陡然飆升到了六千余人,相當于兩個多聯(lián)隊基本喪失了戰(zhàn)斗力。
朝香宮鳩彥王氣得差點把報告摔在桌上。
這不是把他當傻子糊弄嗎?
怎么,真以為天蝗的親戚就是個不識數(shù)的草包?
才死一百多個軍官,就能讓兩個半聯(lián)隊失去戰(zhàn)斗力?
剩下的士兵都是泥捏的,看著長官死了就自動潰散?
這戰(zhàn)報簡直荒唐到離譜。
他強壓怒火,召來親信侍從武官,低聲吩咐了幾句。
不久,武官回報,悄悄聯(lián)系了前線憲兵,對方支支吾吾地承認,前線正在“緊急處理”大量陣亡者遺體。
焚燒爐日夜不停,掃出來的骨灰都堆成了小山。
朝香宮鳩彥王的心沉了下去。
果然如此。
他再看戰(zhàn)果部分,更是氣不打一處來。
報告聲稱“予敵重大殺傷,預計殲敵過萬”,“敵69軍潰不成軍,抱頭鼠竄”。
可他抬頭看向墻上巨大的作戰(zhàn)地圖,代表敵我接觸線的標記,與他昨天傍晚看到的幾乎沒有任何變化。
鬼子控制的區(qū)域,沒有向前推進一寸。
“八嘎呀路,豈有此理!”朝香宮鳩彥王終于忍不住大聲罵了出來。
殲敵過萬,所以戰(zhàn)線紋絲不動?
這邏輯鬼才,連三歲小孩都騙不過。
他頹然坐回椅子上,揉著發(fā)脹的太陽穴。
這種離譜戰(zhàn)報,他見得多了。
陸軍海軍一個德行。
當初滬上作戰(zhàn),海軍不也號稱第一天只陣亡了二十人,結果轉頭就哭爹喊娘求陸軍支援,說什么一整個陸戰(zhàn)隊大隊都打殘了。
入侵大夏,本就是一場豪賭。
國內輿論早已被煽動起來,只等著金陵陷落的捷報傳來,就要舉行盛大的慶祝儀式。
他現(xiàn)在要是戳破這層窗戶紙,向大本營如實匯報前線進展不利、傷亡慘重,那豈不是顯得他這個司令官無能至極?
相反,如果順著這些師團長的意思,把戰(zhàn)報原封不動地報上去,萬一將來出了大紕漏,他還可以把責任推得一干二凈。
都是下邊的人欺上瞞下,我也是被蒙蔽的!
想到這里,朝香宮鳩彥王心中有了決斷。
他叫來參謀,面無表情地吩咐:“將仙臺、京都兩師團的戰(zhàn)報,原樣謄抄,即刻發(fā)往大本營?!?/p>
“嗨依。”參謀躬身領命,退了出去。
朝香宮鳩彥王看著參謀離去的背影,眼中閃過一絲陰鷙。
面子,總要維持住的。
至于里子爛成什么樣,只要蓋子沒被徹底掀開,那就還能繼續(xù)糊弄下去。
-----
金陵,衛(wèi)戍司令部。
唐司令獨自一人坐在辦公室里,窗外隱約傳來的炮聲已經(jīng)持續(xù)了一整天,此刻雖漸稀疏,卻更添幾分大戰(zhàn)后的凝重。
他面前的書桌上,放著一把擦得油光锃亮的勃朗寧手槍。
這位從辛亥起就投身行伍的老資格,經(jīng)歷過北伐,混戰(zhàn)過軍閥,自詡見慣了槍林彈雨。
但直到今天,他才真切地體會到,什么叫做真正的國戰(zhàn),什么叫做現(xiàn)代化的戰(zhàn)爭強度。
往日里那些軍閥混戰(zhàn),跟眼前這場圍繞首都存亡的決戰(zhàn)相比,簡直如同兒戲。
從清晨鬼子開始總攻起,他的心就一直懸在嗓子眼。
炮聲每響一下,他的眼皮就跳一下。
他甚至悄悄準備好了這把自裁用的手槍,反復擦拭,把這把槍擦的油光锃亮的。
只是,那黃澄澄的子彈,他卻始終沒有壓進彈夾。
說到底,他還是下不了那個決心。
生死之間,有大恐怖??!
然而,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前線的戰(zhàn)報陸續(xù)傳來,唐生智驚訝地發(fā)現(xiàn),盡管鬼子攻勢如潮,炮火猛烈得前所未見,但各處防線,竟然一處也未被迫突破。
尤其是方默負責的東線,紫金山一帶穩(wěn)如泰山。
他仔細一想,很快就明白了關鍵。
方默在滬上后期打得漂亮,使得撤回金陵的中央軍各部基本建制完好,雖然補充了大量新兵,但骨架還在,戰(zhàn)斗力猶存。
更重要的是,鬼子絕大部分重炮火力,都被吸引去和紫金山上的69軍炮兵進行對決了。
這就使得南線雨花臺、秦淮河光華門等地的壓力相對減輕,其余中央軍等部才能頂住鬼子的猛攻。
想通了這一點,唐生智長長地舒了一口氣,一直緊繃的神經(jīng)終于放松下來。
他拿起桌上那把勃朗寧手槍,自嘲地笑了笑,隨手將其鎖進了抽屜深處。
腰不酸了,腿也不疼了。
既然有方默這根定海神針在,東線固若金湯,那他老唐還有什么好怕的?
只要他還在金陵衛(wèi)戍司令的位置上坐一天,這力挽狂瀾、堅守孤城的聲望,就會如同滾雪球般越滾越大。
這時,副官送來一份文件,是方默提出的建議,由原金陵警察部隊負責維持城內秩序,并協(xié)助驅散百姓出城,為可能的巷戰(zhàn)清理空間。
若是昨天,唐司令可能還會猶豫,擔心影響“誓死堅守”的形象。
但現(xiàn)在,他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大筆一揮,簽上自已的名字:
“準。一切按方軍長意見辦理?!?/p>
“他的話就是我的話?!?/p>
他現(xiàn)在對方默,可以說是要啥給啥,無比信任。
畢竟,他的身家性命和未來前程,可都系在這位年輕的軍長身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