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同志你好,麻煩你幫我拿兩瓶茅臺酒,兩瓶五糧液,還有四瓶汾酒。”
張小龍把剩下的八張甲級酒票拿了出來,遞到了女營業(yè)員的面前。
這一次,女營業(yè)員什么話也沒說,從柜臺里把張小龍要買的酒拿到了柜臺上。
然后拿起算盤撥打起來。
“八瓶酒合計是20塊6毛4分錢?!?/p>
張小龍付了錢,拿著開好的票和酒,再一次離開了賣酒的柜臺。
心中則是想著:汾酒是兩塊五一瓶,倒也不貴。16張甲級酒票是處理完了,還剩下27張乙級酒票。
乙級酒票不會太引人關(guān)注,等下一次性都用完。剛才看到的菊花白酒,應(yīng)該還不錯。
很快,張小龍便以工人的形象,買走了27瓶菊花白,一起放進(jìn)了自已空間里。
處理煙票的時候,張小龍也是如法炮制,62張甲級煙票都買了中華煙。
83張乙級煙票則是買了好幾種不同的煙,比如大前門之類的。
張小龍把購買的煙酒收進(jìn)空間后,在供銷社里尋找起油漆來。
找了一會兒,還真找到了賣油漆的柜臺。
他對津海市這邊的情況不熟悉,而且也沒有相關(guān)票據(jù),便在一旁假意看著柜臺里的商品。
“同志,麻煩你給我拿兩桶油漆?!?/p>
“好,漆家具還是船?你需要什么顏色的?”
“就拿淡藍(lán)色那一款吧,我用來漆漁船?!?/p>
營業(yè)員拿出兩桶油漆,沒有往柜臺上放,而是直接交給了買油漆的人,口中還不時叮囑著:“小心點,別壓壞了柜臺。”
“放心吧!”
買油漆的人接過油漆桶,看了看之后,隨手放在了腳旁的地上。
“就拿這兩桶了,給你工業(yè)票?!?/p>
“一桶油漆8塊錢,兩桶合計是16塊錢?!?/p>
張小龍看到這里,就沒有再看下去的必要了,原來購買油漆是需要工業(yè)票的。
自已身上并沒有工業(yè)票,就是想買也買不到。
只有找機會去黑市一趟,搞一點工業(yè)票回來,才能買到油漆。
離開供銷社后,張小龍繼續(xù)尋找菜市場。
“咦?前面這條路不就是通往菜市場的嗎?”
走了一會兒后,張小龍發(fā)現(xiàn)了熟悉的道路,他正尋思著要不要放出鷹寵指路,這下倒是不需要了。
菜市場依然是最熱鬧的地方,來來往往的老百姓們,把菜市場門前的道路都擠滿了。
張小龍眉頭微皺,頓時就打了退堂鼓。
“算了算了,這時候正是要買菜做飯的時候,也正是菜場最熱鬧的時候,我還是老老實實坐火車回京城吧!”
在一處偏僻無人的地方,張小龍進(jìn)了空間,換回了自已本來樣貌,來到火車站,購買了回京城的火車票。
***
下午三點,京城公安部家屬院。
張小龍打開門鎖,推門走了進(jìn)去,反鎖上房門后,他便閃身回到了自已空間里。
“啊……這幾天有點缺覺的感覺,我先補一覺,還是明天再去部里吧!”
他伸了一個懶腰,來到靈氣瀑布下沖了一個澡,換上一身爽利的衣服,躺在石床上,卻又睡不著了。
翻來覆去半天之后,干脆跳下了床。
“難得有機會偷個懶,可惜卻睡不著,還真是奇了怪了!”
張小龍略微有些無語,索性也不睡覺了,走到了石屋的外面。
他正要找些事做做,打發(fā)一下時間,眼角余光便瞥見了剛買來的幾件瓷器身上。
“哎呀,這一通瞎忙,都忘了把玩剛剛買回來的瓷器了?!?/p>
張小龍精神一振,滿面春風(fēng)地走到了擺放古董的空地,先拿起了那一對藍(lán)地黃龍的瓷碗來。
“嚯~還真是漂亮,比在黑市里看到的更漂亮了,應(yīng)該是黑市光線不足的原因,無法像現(xiàn)在這樣纖毫畢現(xiàn)?!?/p>
“這手感真不錯,光滑瑩潤,不愧是嬪妃使用的物件。天天用這碗吃飯,起碼也得多吃半碗,才對得起它的華美尊貴吧?”
放下這一對碗,張小龍又拿起一旁那更好的盤子來。
“外黃內(nèi)白,皇貴妃才有資格使用的盤子,看上去真是素雅?!?/p>
“嬌嫩的黃色釉面,釉質(zhì)均勻,釉面平整,光澤度非常棒,這種光澤應(yīng)該就是古董玩家們所說的寶光吧?”
張小龍也不確定,以前看視頻的時候,那些專家經(jīng)常會提起寶光這個詞,所以一直記憶猶新。
“盤子里側(cè)的白色釉面,看上去瑩潤細(xì)膩,嘶……還有一點點淡青色,這和外壁的黃釉面,簡直就是相得益彰??!”
張小龍是越看越覺得歡喜,對于燒制這些精美絕倫瓷器的工匠們,更是贊不絕口。
把手里的盤子看了一遍又一遍,才戀戀不舍地放了回去。
“皇貴妃使用的瓷器都如此不凡了,皇帝、皇后、皇太后使用的瓷器,又該是何等的精美絕倫呢?”
張小龍不禁有些期待起來,可也只是想一想而已,畢竟,那種級別的古董,不是收藏在博物館,就是被光頭帶去了灣島。
剩下的那一部分,都被人收藏在家里,不到萬不得已,人家也不會拿出來賣的。
接下來,張小龍又拿起三個蓋碗,先用靈氣潭水清洗了一遍,再用空間之力,把茶碗的水分蒸干,把玩了一會兒后,才拿起最為貴重的紫砂茶壺。
他把茶壺里剩下的茶水和茶葉清理出來,用靈氣潭水沖洗了一遍,并沒有使用空間之力進(jìn)行深層次的清洗。
蒸干了壺身的水滴后,便仔細(xì)把玩了起來。
“這茶壺入手質(zhì)感倒是很細(xì)膩,但是并不光滑,好像有一種砂粒感,壺身還有一層包漿,而且非常均勻,沒有那種局部突兀的亮澤感?!?/p>
“從這一點來看,應(yīng)該是時間存放久了之后,才形成的包漿,絕不是人工仿造出來的包漿?!?/p>
張小龍微微點了點頭,將紫砂壺倒置過來,看了一眼壺底。
“嚯……這是篆書落款,我特么完全不認(rèn)識上面寫的是什么字?!?/p>
“這還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,不過話又說回來,我又不是學(xué)習(xí)考古或者古漢語的,也沒有什么機會接觸到這種古代文字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