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獵物放血,之前也一直在做。
除非是捕獵過程中,直接死掉,來不及做的。
徐真每次殺雞,都是薅著雞冠,令雞頭后仰,與雞身一并捏在左手里。這樣雞的脖子,就會凸顯出來,方便下刀。
右手握刀,稍稍割一下,不用將腦袋直接斬去??筹w腦袋,那是陸沉沉的慣常做法,喪尸頭沒人想吃,砍了也就砍了,雞頭不行,浪費可恥。
仲黎黎剛開始跟徐真學殺雞,還有點不適應。
因為割完脖子,就會直接將雞扔地上。
雞不會立即死去,而是耷拉著腦袋,詐尸一般,突兀在地上一跳一跳。沒什么規(guī)律,更像是神經(jīng)沒有死透,條件反射般蹦跳,比較詭異。
這蹦跳的過程,也就是放血的過程。
雞血甩的滿地都是。
因為獵物的血太少,大家也不曾想起,將血存儲起來。
畢竟也是食物。
徐真尚在思索著晚餐的事,其他人已忙碌起別的事。
與前次分割羊肉和蛇肉不同,那是直接將皮扒了,豬則是去毛即可。羊皮與蛇皮留著,可以制作些東西,豬皮則更適合當食物。
這也是件繁瑣的事。
“老蔣,怎么搞?”
“用火燒一下?”
“靠譜么,有點不好控制呀?!?/p>
“那就傳統(tǒng)方法,用開水燙,然后上刀刮?!?/p>
燒水比較簡單,鍋被徐真背來了,加滿水放灶上大火燒就行。
但容器有點難找。
平日殺個雞,宰只鴨,水燒開了,直接扔鍋里拔毛?;蛘邔€盆,開水倒里面也行。但這野豬體型巨大,一鍋盛不下。
以前鄉(xiāng)下殺豬,有那種特別長,特別寬的不銹鋼盆,丟里面正好。那盆平日還可以用來洗衣服,或者洗澡。
現(xiàn)在卻不知去哪找。
簡單點的方法,是先切開,分成幾塊,輪流扔里面去毛。
張文書嫌麻煩,沒同意。
后來想了個辦法。
先挖出個坑,底下用石子鋪平,然后以外出時常攜帶的防水帆布覆蓋整個坑。野豬丟在坑中,加水,待會兒把水燒熱就行。
需要的熱水較多,所以兩種加熱方法同時進行。
一種是徐真在做的,灶臺上燒了整整一鍋的水;另一種,則是陸永強在忙活,他在邊上燒了很多石頭。
擔心石頭少了不夠用,灶臺底下,熏臘肉的火堆里也都放了一些。
待熱水燒開,石頭滾燙,去毛行動正式開始。
石頭被木棍夾著,丟進坑中,內(nèi)里的水頓時升溫。隨著石頭數(shù)量的增加,溫度越來越高。而鐵鍋也被抬了過來,滾燙的熱水倒入其中。
“熱水和石頭繼續(xù)燒”,張文書擔心水涼的快,吩咐道:“保持水溫,咱們邊刮邊繼續(xù)加熱,爭取一口氣弄完?!?/p>
大家并沒什么實際經(jīng)驗,只得一齊動手,努力去做。
缺乏專門的工具,便以短刀和匕首代替。
好在野豬被熱水燙著,確實有效果,刮起來容易多了。王正才和蔣德金領(lǐng)頭,陸永強和陸沉沉協(xié)助,圍著熱水坑,吭哧吭哧做起野豬清潔工作。
徐真則繼續(xù)澆熱水,丟石頭,保持水溫。
熱火朝天,忙活大半天,終于刮的七七八八了。
這沒了毛的野豬,看著就沒那么兇狠了。
挺可愛,一副味道不錯的模樣。
張文書整體看了一下,與他往昔見到的去毛情況相比,還差了點,整體比較粗糙,有些邊角還留著短毛。按理去毛之前,還得給豬身打氣,讓它鼓脹起來,方便剔刮。但事出倉促,準備不足,也只能如此了。
而且都末日了,誰還講究這個。
等控閑了再繼續(xù)處理吧。
聽說空鍋燒熱,將豬皮按在上面摩擦,效果極好。
洗完澡的野豬,被木鉤吊起,懸在半空。
接下來的流程,由陸沉沉主導,開腸破肚。然后放置在搭好的石板上,開始分割。陸沉沉光著膀子,身上肌肉隆起,油光水滑,手中菜刀飛舞,還真有種莫名的觀賞性。
也幸虧昨日帶回了許多鋒利的刀具。
不然,又砍又剁的,就比較費勁了。
獵物的內(nèi)臟很多,頗為豐富。
蔣德金建議留下來,也熏一熏,或許也能保存。張文書沒同意,拒絕的很干脆。他只留了一點點,晚上可能會食用,其余的都丟給了狗子們。
大黑狗銜走了最大的那塊。
它與同類相比,飯量較大。
就像陸沉沉在同伴之中,吃的也最多。
所以張文書的評價是:“狗中大黑,人中沉沉?!?/p>
早先是說戰(zhàn)斗力的,后來被陸永強帶偏,就用來形容飯量了。
王正才的狗子們則分食了剩余部分。
它們有自已的規(guī)矩,大黃先分去最好的部分,接著是圍在內(nèi)圈戰(zhàn)斗的大狗們挑選,最后才是搖旗吶喊的小狗們爭搶。
狗子們吞食的很開心,到處可見快速搖動的尾巴。
現(xiàn)場一片歡騰熱鬧的景象。
張文書看著它們的模樣,也很開心。
按老蔣的意思,將內(nèi)臟留下也可以,狗子們不會有什么意見的,它們一直很乖。但他不愿做這種事,能捕到這頭野豬,可不是他張文書,或者陸沉沉的本事,而是狗子們的功勞。
自已這些人留下豬肉,就該心滿意足了。
狗子們辛苦戰(zhàn)斗,那些內(nèi)臟,是它們該得的。
而且,接下來,還得請它們幫忙。
在太陽落山之前,眾人回到了庫房。
肉被藏到山洞中。
用木頭做了些簡單的防護,以防人們離開后,會有動物循著味道過去,將肉偷走。畢竟山林之中,野獸繁多,總有些擅長盜竊的。
待明日過去,就得正兒八經(jīng)地修整山洞的設(shè)施,將居住條件升級。
一天忙碌,都有些疲憊。
眾人倚在灶臺周圍,或坐或躺,邊休息邊閑聊。
張文書便躺在簾床上。
這也是老蔣的作品之一。
先用木頭制作出床的框架,但中間并無橫杠,更沒有床板。老蔣用細藤揉搓出結(jié)實的繩,在框架上穿插捆綁,形成兜網(wǎng)似的模樣。
人躺在上面,會微微下陷,十分舒服。
最重要的是,它中間只有張網(wǎng),十分透氣,最符合這個季節(jié)。張文書小時候最喜愛的事情之一,便是吃完西瓜,將簾床拖至空外的樹蔭下,躺入其中,任涼風吹拂在自已的身上。
“張兄弟,晚上想吃啥?”
徐真刷著鍋,遙遙地喊了一句。
“不是有豬血么,吃豬血”,張文書并未起身,依然躺著,蒲扇蓋在自已的臉上,“聽人說酸菜燉豬血好吃。”
“哪有酸菜,換一個?!?/p>
“豆腐燉豬血也好吃?!?/p>
“黃豆有,得磨成了之后,才會變成豆腐,你會么?”
“不會……老蔣,想想辦法?!?/p>
蔣德金在邊上打瞌睡,正迷迷糊糊的,一個機靈,醒了過來。
別人已經(jīng)在三言兩語的閑聊中,給他布置了新的任務。
他眼神茫然,尚未理解。
最后,徐真理了些野韭菜,與豬血一起炒了。豆腐她不會做,但用黃豆生出豆芽,她是挺擅長的,所以就有了豆芽炒豬肚。
當然,最重要一道,食材是徐真下午特地留下來的,沒被狗子們分掉。
張文書以前跟她提過,愛吃豬大腸。
她拿回來一截,洗了又洗,費了不少功夫。
與青椒和洋蔥炒了一大盤,香氣四溢,令人口中生津。
晚上吃飯的時候,老蔣吃了幾塊,卻有些可惜,說道:“這大腸的味道總覺差了些,不如我以前吃酒席時做的。”
張文書呵了一聲,說道:“還挺講究,差了什么味?”
老蔣確實是個有經(jīng)驗的,砸了砸嘴,似乎在回憶以前的滋味:“其實,這大腸想余味悠長,滿嘴留香,有個訣竅,就是不能洗的太干凈。”
仲黎黎在一旁聽的迷糊,想著這余味到底是什么,又怎么個香法,問道:“不洗干凈味道就好了?那是什么味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