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光如一層薄紗,漫過長安城南的明德門。
護駕的羽林衛(wèi)身著明光鎧,甲片在初陽下泛著溫軟的銀光。
太子李承乾騎著一匹棗頭色的高頭大馬,隨行在鑾駕的左側,長孫無忌騎著一匹通體烏黑的駿馬隨行在鑾駕的右側。
鑾駕后面是李泰的車馬大轎,陸清騎著一匹白色的駿馬在旁邊隨行。
李泰的轎子后面是李治的轎子,他的轎旁是抱著拂塵的云海,正坐在馬背上笑得合不攏嘴。
再后面就是以李恪為首的百官送行的儀仗,隊伍沿著官道緩緩前行。
道旁的楊柳已抽出新綠,長長的枝條垂在水面上,攪得滿河春色都動了起來。
鑾駕行至明德門城樓下方,青灰色的城磚在晨光里暈著淡影,城樓上懸掛的明黃色龍旗被微風拂得輕輕晃動。
李世民的御駕緩緩停下,車簾被內(nèi)侍輕輕掀開一角,露出他沉穩(wěn)的面容,目光掃過身后長長的百官儀仗,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。
“眾卿送至城門即可,國事有太子監(jiān)國,無需多送?!?/p>
話音落下,以李恪為首的百官立刻翻身下馬,整齊地跪伏在官道旁,高聲應和:“臣等遵旨!恭送陛下,愿陛下此行順遂!”
李恪垂著頭,目光掠過身前的青草,喉頭動了動,卻沒敢出聲,終是壓下了想要說話的沖動。
耳邊是百官此起彼伏的恭送聲,直到御駕再次啟動,車輪碾過石板路的聲響漸漸遠去,眾人才緩緩起身,望了望鑾駕遠去的方向,各自心事重重地回轉。
太子李承乾依舊騎著那匹棗紅色大馬,與右側騎著烏騅馬的長孫無忌并肩隨行。
鑾駕行得不快,馬蹄聲沉穩(wěn),與遠處的河水聲交織在一起,倒有幾分寧靜。
行至十里長亭,亭外早已備好茶水,內(nèi)侍上前稟報:“陛下,已至十里長亭,太子與長孫司空可在此留步?!?/p>
李世民從鑾駕中走出,站在亭下,目光看向李承乾,沉聲道:“朕離京期間,便由你監(jiān)國,凡事多與你舅父商議,不可擅自做主。”
李承乾翻身下馬,躬身行禮:“臣遵旨?!?/p>
長孫無忌也隨之行禮,聲音恭敬:“臣定當輔佐太子,穩(wěn)固朝綱,陛下放心?!?/p>
李世民點點頭,不再多言,轉身登上鑾駕。
李泰和李治都掀開了轎簾,跟李承乾對望著揮手。
鑾駕緩緩啟動,車輪卷起細小的塵土,朝著遠方而去,漸漸消失在官道盡頭。
李承乾直起身,望著鑾駕消失的方向,眼神復雜,許久才收回目光。
長孫無忌走上前,看著李承乾,語氣溫和卻帶著幾分試探:“高明,陛下已啟程,接下來監(jiān)國之事,可有什么打算?”
李承乾轉過身,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,只是那笑意未達眼底,語氣帶著幾分陰陽怪氣。
“舅父說笑了,父皇離京前早已叮囑,凡事要多與舅父商議。孤年幼,閱歷尚淺,哪里懂什么監(jiān)國之道?自然是依舅父之命,每日在東宮埋頭苦讀,學習治國之理,至于朝堂政事,交由舅父打理便是,孤”
李承乾略作停頓,明明咬牙切齒,臉上卻又云淡風輕地吐出四個字:“謹遵教誨?!?/p>
長孫無忌聞言,眉頭狠狠地皺了一下,目光落在李承乾臉上,見他神色淡然,但語氣里的疏離與不滿清晰可見。
他沉吟片刻,緩緩開口:“太子殿下乃國之儲君,監(jiān)國是殿下的職責,臣只是輔佐,不敢擅自做主。殿下還是要多上心才是。”
李承乾輕輕嗤笑一聲,翻身上馬的動作帶著幾分賭氣的利落。
他拉了拉韁繩,棗紅馬打了個響鼻,前蹄輕輕刨了刨地面。
他低頭整理了一下衣袍,語氣隨意得像在說無關緊要的事:“舅父多慮了。孤自然知曉監(jiān)國的重要性,只是孤能力有限。有舅父在,朝堂不會出亂子的?!?/p>
說罷,他輕輕一夾馬腹,棗紅馬邁開步伐,朝著長安的方向而去。
馬背上的身影挺得筆直,卻又透著幾分孤絕。
太子把怒怨都寫到了臉上,分明是城府不夠深沉。
說到底,他還是個十七八歲的孩子,正是叛逆的時候,偶爾不聽話也正常。
先前提出重造戶籍,大抵是一時興起;后來不肯聽勸,也是出于孩子的執(zhí)拗,想維護太子的威嚴。
如今他吃到了苦頭,也知道服軟了。只要恩威并施,拿捏一個孩子,又有什么難的?
長孫無忌輕夾馬腹,一揮馬鞭,烏騅馬順著官道疾馳起來。
春日里的風帶著花草香,拂過臉頰時確實令人心歡。
回到皇城時,日頭已過正午。
朱雀大街上的行人見了太子儀仗,紛紛退到路邊躬身行禮,李承乾坐在馬背上,目光掃過人群,卻沒什么波瀾。
先前在十里長亭的那點情緒,早已被他壓回了心底,只留下一層淡淡的疲憊。
儀仗行至東宮門口,李承乾翻身下馬,剛要踏入宮門,內(nèi)侍就匆匆跑了過來,手里捧著一份奏章,臉色帶著幾分急色:“殿下,政事堂剛送來的急件。”
李承乾接過奏章程,眼神微微一沉,他打開奏章快速地看了起來。
原來是雍州上報,三原縣戶籍脫漏近百戶,其中多是關中世家子弟,戶部不敢擅斷,便寫了奏章送進宮中。
他轉身對身后的侍從道:“請長孫司空還有房玄齡和魏徵進宮議事?!?/p>
“是?!笔虖墓響艘宦?,急忙轉身而去。
李承乾回到東宮書房,把奏章扔在桌角,邊看書邊等著他們進宮。
大約半個時辰,長孫無忌最先來到,他進屋見李承乾在主位上坐著,便拱手道:“臣長孫無忌”
“舅父不必多禮。”李承乾直接打斷了他的話,擺擺手,說道:“請坐。”
長孫無忌徑直走到前面坐下,李承乾一個眼神,秦勝急忙拿起桌角處的奏章,畢恭畢敬地放到長孫無忌面前。
李承乾面無表情地說道:“雍州的急件,舅父且請過目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