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帆氣得七竅生煙,這一刻完全沒有罵人的力氣了。
我好好的現(xiàn)代,怎么就那么難以回去???!
可他很奇怪,朱元璋要殺一個人那是說啥就殺從來不會拖泥帶水的。
可這次他是怎么了,難不成他還知道我楊某人是時空穿越來的天命之子?
扯淡!
朱元璋下了圣旨,其實心里也很苦惱。
從楊帆的奏章上,他能看出這個年輕的官員并不是專門和他這個皇帝對著干,這是個為了江山社稷和律法公正而不畏強權(quán)的硬骨頭。
所以詔令下達(dá)后,朱元璋越想越覺著不對勁。
常茂明明犯了殺頭的大罪,憑什么常氏哭了哭就饒過他了?
而要是不放過常茂,楊帆豈不就是對的?
甚至朱元璋讓御醫(yī)先把常茂送回鄭國公府,讓常氏去找馬皇后之后他還在想。
這大明,是我朱元璋的,還是你常家的?
惱火之下朱元璋直奔后宮,他就不明白了,都這時候了妹子怎么不來勸他收回成命?
剛到后宮,朱元璋錯愕地發(fā)現(xiàn),常氏竟跪在坤寧宮門口,馬皇后神色冷漠,搭了一張椅子坐在屋檐下縫補衣服。
這,怎么回事?
常氏性格溫和,馬皇后對她可是極為喜愛!
這大冷天的,她怎會舍得讓兒媳婦跪在地板上?
朱元璋還沒說話,馬皇后質(zhì)問道:“重八,咱三弟縱橫天下的時候,自己一身傷痕,這算不算功勞?”
“算,當(dāng)然算!”朱元璋錯愕道,“妹子這是什么話?”
馬皇后淡淡道:“那我就在想,咱三弟舍生忘死打了一身傷痕才打出來的大明江山,他兒子因為無法無天被王法打的遍體鱗傷,這難道算執(zhí)行王法的大臣的錯誤嗎?”
朱元璋訕笑:“常遇春畢竟是開國元戎?!?/p>
“我也想到他是開國元戎,所以為了維護(hù)你們打下的大明江山而盡忠職守的大臣,被他兒子女兒逼著被皇帝下令砍頭的時候,讓犯了錯的他兒子女兒吃點苦,想一想他們的老子難道是讓他們無法無天的嗎,這有什么不行?”馬皇后冷冷道。
常氏哭道:“兒媳豈敢干擾國家大事!”
“嗯,你是不敢干涉,可楊帆這樣忠貞耿直的大臣,是皇上一定要殺的嗎?”馬皇后厲聲責(zé)問道,“或者說,是朱重八的兒子非要殺了他,不顧國家法律威嚴(yán)地殺了他?”
常氏大哭。
朱元璋覺著挺不落忍,但也余怒未消地道:“這個楊帆,咱看他就是不跟咱貼心的很?!?/p>
馬皇后就知道他有這么一句話。
于是,馬皇后責(zé)問:“那你知道我是怎么認(rèn)得這孩子的嗎?”
朱元璋不知,他只知道楊帆是馬皇后帶回來并送到太學(xué)的。
馬皇后道:“我去慰問老弱孤寡,在江邊的碼頭上看到這孩子在賣力氣,但在一群販夫走卒當(dāng)中,這孩子雖然年少,但器宇軒昂,我看不亞于咱們家那幾個義子?!?/p>
朱元璋恍然。
“所以從那時起我就知道人家有一身好武藝,力氣比常人大得多。何況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能從西安府跑到應(yīng)天府來投奔你,手里能沒點真本事?”馬皇后道,“此事我本來沒想起來,方才回想常茂的傷勢,頓時想到了當(dāng)年之事。”
朱元璋怒氣頓消,臉上浮現(xiàn)出為難的表情。
馬皇后趁機責(zé)備常氏道:“你方才說要重重的處罰你兄弟,但私闖天牢,等同于擅闖皇宮,這么大的罪名該怎么處罰?難道按照你的要求殺了皇帝的大臣,殺了太子將來的忠臣,所以證明常茂如此惡劣行徑居然是沒有錯的嗎?還是你認(rèn)為先殺了皇上的忠臣,再重重地處罰常茂,甚至殺了他?”
常氏魂不附體,連連磕頭道:“兒臣知罪。”
馬皇后給朱元璋使了個眼色,這下可以下詔赦免了。
朱元璋一想,干脆趁著劉伯溫那個碎嘴子還沒回來,于是換了一身布衣,偷偷跑去試圖當(dāng)場下詔。
按照他的想法,他堂堂洪武皇帝親自來下詔赦免一個犯罪的官員,這面子給的夠大了吧?
可當(dāng)他趕到,就聽到楊帆又在縱橫千古八荒地批判他朱重八。
朱元璋差點被氣死,這下反倒有了牛脾氣。
行,你姓楊的犟種厲害,你滿臉笑容把咱的大臣罵的狗血臨頭,堂堂中書左丞被你罵的連大氣都不敢出。
你牛!
那咱就留著你的命,咱倒要看看你能把滿朝文武給咱整頓成什么人!
于是朱元璋現(xiàn)場給眾人下詔,全給咱滾蛋。
至于里面那個閉著眼睛等死的二愣子,關(guān)在天牢里,好吃好喝養(yǎng)著他,等李善長劉伯溫回來,咱就不怕應(yīng)天府出亂子。
到那時,咱洪武皇上可就要讓你姓楊的犟種干點事了。
傍晚,朱元璋連吃八個燒餅,吸溜著馬皇后親手做的面湯,翹著二郎腿指著親軍都尉府的方向大罵道:“這個姓楊的是老天爺派來對付咱得魔障,咱對他沒法。但是你等著,開春以后咱要整頓大明朝堂,姓楊的這個小子要是干不好活,咱整死他!”
這話不但馬皇后好笑,宮里大大小小的嬪妃們,未成年的皇子公主們,以及內(nèi)侍宮女們,哪一個不面面相覷以為看到了奇觀?
朱皇帝居然對一個小小的七品官員無可奈何,只好在后宮里發(fā)狠?
這位姓楊的大人,他該不會是老天爺?shù)挠H兒子?
要不然他怎么能惹怒了皇上,居然還能全身而退呢?
朱元璋吃飽喝足就去辦公,走在半路上他忽然問左右:“你們給咱說說,這胡惟庸今天吃了大虧,他會咋報復(fù)楊帆?”
內(nèi)侍們都道:“中書左丞最聽皇爺?shù)脑?,皇爺要姓楊的活,誰敢讓姓楊的不活?”
朱元璋微微一笑,胡惟庸是最聽話的臣子?
拿起奏章批閱了幾個,朱元璋取來剪刀剪蠟燭,看著跳動的火光,他冷笑一聲自言自語道:“胡惟庸,咱今天還真看出來了,你野心不小。不過,咱給你準(zhǔn)備好了對頭?!?/p>
不用問,只能是天牢里好吃好喝的那個二愣子。
他是真不怕死,壓根就不怕皇帝殺頭啊。
從這一刻起,不管真的假的,反正楊帆也算是威震應(yīng)天府,從宮里到朝廷,就沒有個不知道他小楊大人威風(fēng)八面連皇上大老爺都收拾的無可奈何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