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江縣主簿張橋,以及其他的吏員聞言,面面相覷,都打成這樣了,你說有沒有事?
沈諾臉色慘白,嘴唇發(fā)紫,顫巍巍地說道:“楊大人,下官……沒事。”
楊帆點了點頭,又問道:“你可知錯了?”
沈諾心底涌起了一陣悲憤,他暗暗咬牙,發(fā)誓今天楊帆給他的羞辱,他一定百倍奉還!
沉默了片刻,沈諾道:“下官知錯?!?/p>
“這就對了!”
楊帆仰面而笑,對沈諾也是對著在場所有的吏員說道:“本官心善,見不得我晉江的官員吃苦,所以,你們有什么事情要直接說,有什么錯,要坦蕩承認,只要主動認錯,本官會從輕發(fā)落,也不至于小小懲戒一下,苦了你沈諾大人?!?/p>
小小懲戒?你這叫小小懲戒?
沈諾恨不得咬楊帆一口,他被打得死去活來,估計大半個月下不來床。
“好了,送沈諾大人去醫(yī)館,其他人等都隨本官去府衙!”
楊帆大手一揮,官員們呼啦啦走了一片,就留下幾名護衛(wèi),送倒霉蛋沈諾去治傷。
晉江縣,府衙。
張橋小心翼翼地對楊帆說道:“楊大人,我等已經(jīng)準備好了宴席,就等大人您來,就是不知道那些菜,合不合大人的胃口?!?/p>
楊帆聞言笑了,道:“我早年日子過得苦,沒什么太多講究,張主簿,不要緊張?!?/p>
楊帆看得出,主簿張橋,典史王瀟,以及其他的吏員,對自己畏懼得很。
暴打了沈諾一頓是立威,但單純的立威可不成,需要恩威并施才能收服人心。
當眾人落座之后,楊帆看了一眼桌上的菜品,倒是格外精致,竟然還有應(yīng)天那邊的特色菜。
楊帆舉杯,笑著說道:“本官知道,諸位對本官鞭打沈諾之行,心中不滿,本官可以理解。”
這話一出,嚇得張橋等人立刻辯解。
“楊大人多慮了,我等絕對沒有不滿,山賊橫行為禍百姓,是我等無能。”
“對對對,楊大人秉公執(zhí)法,我等佩服!以后我們當以此為戒,時時牢記?!?/p>
楊帆聞言悠然一笑,道:“諸位大人還真是深明大義,別的不多說,這杯酒,本官敬諸位,望以后我們精誠合作,開創(chuàng)晉江的大好局面!”
眾人這才放下心,看來楊帆不會繼續(xù)出手,教訓他們了。
幾杯酒下肚,氣氛活躍了不少,楊帆說道:“來之前,本官也了解了一下,這晉江縣官員的俸祿,在整個泉州府,都不算高啊?!?/p>
張橋苦笑,說道:“大人,我們晉江縣耕地少,收取的稅收也少,官員的俸祿就是想高,也高不起來。”
楊帆微微頷首,忽然語出驚人:“本官準備在晉江縣,設(shè)置‘養(yǎng)廉銀’,凡無貪腐的官員,都可以在年末領(lǐng)取養(yǎng)廉銀,養(yǎng)廉銀亦有部分留存府庫,待榮休之后,全部領(lǐng)取出去。”
一眾官員聽到這消息,都愣了一下,在場的人都不是傻子,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,比誰都來勁。
一吏員壯著膽子,問道:“敢問大人,您這養(yǎng)廉銀,年末能給多少?”
楊帆想了想,說道:“從知縣往下,縣丞五十兩、主簿四十兩、典史三十兩,其他的吏員每年十兩,具體的章程本官會再擬定?!?/p>
張橋、王瀟等人聽了楊帆的話,皆是面露喜色。
他們每年的俸祿雖然相較普通百姓是高,但花費也多,若是能得這養(yǎng)廉銀,也是一筆不小的橫財。
張橋、王瀟,以及眾吏員對楊帆的畏懼與怨氣,瞬間煙消云散,連說話都底氣足了不少,多了幾分真誠。
朱棣、王圖在一旁作陪,靜靜地看著,不禁感慨楊帆的手段之厲害,一打一拉,一天時間內(nèi),就將這晉江縣的官員,整治得有模有樣。
宴席后,眾人散去,楊帆回到了后院。
這里已經(jīng)被收拾完畢,由隨行的護衛(wèi)接管,道衍和尚正在廊下,圍著一小火爐翻閱卷宗。
“道衍大師,一路舟車勞頓,您不休息休息么?”
楊帆領(lǐng)著朱棣落座,二人一身酒氣,喝了不少的酒。
姚廣孝輕聲說道:“貧僧坐在車里也不費什么力氣,并不累,不過貧僧聽說,大人要設(shè)置養(yǎng)廉銀,此舉雖好,能為大人快速收攏晉江縣官員的心,可是晉江縣的府庫……”
姚廣孝簡單地看來一下晉江縣的府庫與收支情況,發(fā)現(xiàn)晉江縣的財政收入極差,都快入不敷出了,別說發(fā)養(yǎng)廉銀,很多必要的支出,如修繕道路、維護驛站等的錢都不夠。
朱棣湊過去,好奇地說道:“都說江南之地富庶,沿海也有錢,怎么這晉江縣窮成這樣?”
楊帆微微瞇起眼睛,說道:“黃冊編寫還在推行,就算編寫完了,卻沒有響應(yīng)的稅收改革,怎么可能有錢?再加上泉州市舶司無法收取太多的稅銀支援泉州這些窮縣,長此以往,惡性循環(huán)罷了?!?/p>
姚廣孝深以為然,道:“所以要治理晉江縣,需先解決銀兩的問題,有了錢,很多事情會迎刃而解,不過,大人要動他人的財路,阻力恐怕不小啊?!?/p>
楊帆仰面而笑,說道:“這天下哪有好辦的事情?越難我越要去做,看看這泉州本地的官員,是不是真能翻了天!”
楊帆暴打縣丞沈諾,并要給官員發(fā)養(yǎng)廉銀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晉江縣。
人們對楊帆的評價褒貶不一,有人說,楊帆是剛正不阿的好官,敢懲治犯錯的下屬。
有人說,楊帆與之前的那些知縣沒什么區(qū)別,官員的俸祿還不夠高么?還要增加作甚?
無論評價時好時壞,楊帆的名聲是傳出去了,也讓不關(guān)心政事的百姓們,對他有了些了解。
翌日,府衙。
一大清早,楊帆就派王圖出去,摸底整個晉江縣的情況,做情報王圖是專業(yè)的,不用楊帆費心。
然后楊帆聚集了張橋、王瀟,以及五名縣里面有實權(quán)的吏員,開始與他們商議晉江縣的“生財之道”。
“昨夜,本官與幕僚商討到了后半夜,擬定出一份‘攤丁入畝’的稅收改革章程,諸位都好好看一看?!?/p>
楊帆將文書分發(fā)給了張橋、王瀟等,笑呵呵地說道:“若是此法能順利實施,我晉江縣的稅收,將有飛躍的提升啊,你們看看,有什么意見都說說。”
張橋等翻閱了一番,面面相覷。
攤丁入畝之法,他們有所耳聞,不過這稅收改革之法,聽說是在山東曲阜試行,怎么他們也要開始了?
張橋想了想,擠出一抹笑意,道:“大人,此法雖好但是有些激進,是不是要等朝廷在山東試點有了結(jié)果再推行?不然,恐怕阻力不小。”
王瀟也在一旁附和,說道:“大人,您這辦法好是好,可咱縣里面的富戶鬼精鬼精的,他們不會同意的?!?/p>
楊帆眉毛一挑,道:“朝廷要執(zhí)行政令,什么時候需要看富戶們的臉色了?稅收改革,關(guān)乎整個晉江縣人的生計,晉江縣的府庫情況,本官不說你們也應(yīng)當知曉,這養(yǎng)廉銀,以及你們榮休后,后半生的著落,可都在里面呢?!?/p>
張橋、王瀟對視了一眼,都有些無奈,他們當然想要養(yǎng)廉銀,也想榮休后有個依靠,可晉江縣的那群士紳不是好惹的。
楊帆見他們不說話,道:“本官的政令你們盡管去推行,首先讓全縣的百姓都知道,這‘攤丁入畝’之法是什么,等老百姓都知道之后,如何解決那些富戶士紳,由本官來做,這樣總行了吧?”
一聽楊帆要他們只做宣傳,不用直接與士紳對抗,張橋等人終于松了一口氣。
隨后,楊帆與一眾官員又商議了宣傳的手段與具體細節(jié),這一商議就到了正午。
眼看時間不早,楊帆讓眾人離開,唯獨留下了張橋。
“大人,您留下下官,有何事?”
張橋小心翼翼地問道,他總覺得這位知縣大人很危險,似乎在暗中謀劃什么危險的大事。
“你對泉州市舶司,了解多少?”
聽楊帆發(fā)問,張橋愣了一下,旋即說道:“泉州市舶司設(shè)有提舉一人,為從五品,現(xiàn)在任提舉的大人,是劉啟,今年四十有三,提舉之下就是副提舉,從六品,定員二人,不過泉州市舶司而今只有一位副提舉,叫付梓,往下還有一吏目,好像姓夏?!?/p>
楊帆微微頷首,與張橋一起走出屋子,他輕聲問道:“據(jù)你所知,那劉啟劉大人,為人如何?”
張橋露出怪異之色,道:“那位劉大人號稱‘劉中庸’,誰都不得罪,誰都不討好,就像一個不倒翁?!?/p>
楊帆仰面而笑,調(diào)侃道:“懂了,占著位置不做事,官場的老滑頭罷了,他不該叫‘劉中庸’,該叫‘劉庸才’得了?!?/p>
泉州市舶司那是坐在聚寶盆上的衙門,結(jié)果被劉啟經(jīng)營得半死不活,養(yǎng)活自己都做不到。
當即,楊帆取出一封信,道:“本官寫一封信,你差人送到泉州市舶司去,就說,我楊帆請劉啟大人來晉江縣一聚,商議未來晉江縣開通遠海貿(mào)易,與呂宋等的海運,望劉啟大人不要失約?!?/p>
張橋嚇了一跳,說道:“大人要開海外貿(mào)易?還要與呂宋做生意?這……恐怕劉啟大人不會來的,大人,您一邊要行‘攤丁入畝’之法,一邊還要開海運,恐怕會分身乏術(shù)?!?/p>
楊帆揮揮手,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。
“有些事急不得,有些事則迫在眉睫,何況本官這封信送出去,也沒指望劉啟真的會來,不過是給他吹吹風罷了,讓泉州府的人都知道,本官要開海運?!?/p>
楊帆一手抓攤丁入畝,一手抓開海運,這是要同時動當?shù)厥考澓雷宓睦妗?/p>
他不怕死,更不怕事情鬧大,他最擔心的是,事情鬧得不夠大,不夠作死!
張橋嘆了口氣,想要勸說楊帆卻知道他勸說不動,只好乖乖去找人送信。
當晉江縣開始為百姓講解“攤丁入畝”,忙碌起來的時候,泉州市舶司,依舊風平浪靜。
這一日,泉州市舶司吏目夏時敏,帶著一封信匆匆來到府衙中。
泉州市舶司提舉劉啟,正悠閑地在府衙后院,擺弄他精心培育的花卉。
泉州市舶司副提舉付梓一臉諂媚,道:“劉大人,這是下官托人從應(yīng)天運來了杜鵑花,您瞧這品相這脈絡(luò),絕對是極品!”
劉啟四十出頭,身材有些肥胖,圓滾滾的臉上露出笑意。
“不錯不錯,你倒是有心了,這次的品相比上次的還要好,哈哈哈哈,讓你破費了吧?”
副提舉付梓連忙擺手,說道:“都是朋友沒有花錢,他們一聽說要送給大人您,主動免了錢帛,還是大人您的面子大……”
二人正聊在興頭上,夏時敏進來了,他行了禮道:“夏時敏參見提舉大人、副提舉大人,大人,有一封來自晉江縣知縣的親筆信,請?zhí)崤e大人過目!”
劉啟看都沒看夏時敏一眼,繼續(xù)修理花卉,道:“晉江縣知縣?晉江縣知縣不是才上任么?就算要寫信也是給泉州知府,給本官寫什么信?哎?新任晉江知縣是誰?”
劉啟看向付梓,付梓尷尬地一笑,他也不知道。
夏時敏見狀,說道:“新任晉江知縣,乃是前任錦衣衛(wèi)指揮使——楊帆。”
楊帆?劉啟手上的動作微微一滯,旋即冷笑了一聲:“原來是他,那個在京城鬧出好大動靜的家伙,已經(jīng)被貶黜到了晉江縣那鬼地方,還不肯老實?你來讀吧,本官懶得看?!?/p>
夏時敏聞言拆開了信件,念誦起來。
“下官晉江縣知縣楊帆,久聞泉州市舶司提舉劉啟大人之名,泉州市舶司地理位置優(yōu)渥,然多年來所收稅銀寥寥,下官認為,欲振興泉州府,應(yīng)從泉州市舶司入手,吾有良策可令泉州市舶司大興……”
“故下官請劉啟大人來晉江縣,共商大事,振興泉州府,為泉州百姓謀太平富貴,就在吾與劉啟大人之手,望大人不要推辭,吾將在晉江縣,候劉啟大人?!?/p>
夏時敏念完,劉啟不禁笑道:“好一個楊帆啊,剛來泉州府,就想摻和摻和我泉州市舶司的事情,膽子不小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