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武二十九年,即將進入二月中旬。
時間很快就進入到了二月中旬。
是日!
二月將近十日左右,此時的博多已然是比先前要平靜許多。
但是有的人,卻是有點不平靜了。
只見,此時博多的西城正在匯聚著一波又一波的士兵。
同時,在博多周邊的城市之中,也有不少的人員進行著調(diào)動。
這些人,看上去像是什么流民。
甚至是有的穿著粗布衣裳什么的,正在被一兩個士兵正在押送著,似乎是在流放。
而這些流民,就這么堂而皇之的從南朝的方向,就這么一路朝著北朝的方向而來。
而且他們的目的地赫然就是博多。
這些流民這些天來,就這么一直的進進出出,就這么朝著博多聚集。
而且隨著越發(fā)的進入到二月中旬的時分,流民數(shù)量也越來越多了。
甚至出現(xiàn)了聚集。
時常會看到數(shù)千人的流民隊伍就這么千里奔襲,就這么朝著博多而來。
當然,這些流民,大部分時候都是趁著夜色出發(fā),日落而做,日出而休息。
完全就是和正常的人的活動軌跡是相反的。
也正是因為如此,這些流民的舉動,很少會引人注意。
然而這些少引人注意只是相對于普通人,相對于其他人可就完全不同了。
比如說……
此時此刻正在緊急擴軍的大明。
是的。
大明此時為了拿下來博多可是在緊急擴充著兵力。
不僅僅是南城,東城都在緊急擴充兵力。
當然了,在倭國,畢竟不是在大明的國土上,所能利用的兵力也僅僅只是那些義軍。
這些義軍說白了依舊只是倭國人而已。
但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,足利義嗣都懂得,楊帆自然更加懂得。
其他大明的將領(lǐng),同樣懂得。
他們知道,想要馬兒跑那就要給馬兒吃草。
而想要將自己手中的兵力快速的擴充,那么就只有一個可能性。
那就是砸錢。
不斷的砸錢,砸資源將這些流寇是全部都充軍。
不管是好的,壞的,只要還有戰(zhàn)斗力的,大明是來者不拒了。
為什么?
因為不久之后,就要爆發(fā)真正的大戰(zhàn)了。
到時候,倭國將會實現(xiàn)真正的大一統(tǒng)了。
只是這一個大一統(tǒng),可不是給本國人準備的而已。
當然!
這些事情,都還在楊帆的籌劃之中。
只是沒想到,楊帆還沒籌劃完,就遇到了一些棘手的事情。
比如說!
眼前正在鬼鬼祟祟的釋放流民。
“報告總兵大人,這些流民已經(jīng)持續(xù)好幾天都在往同一個方向趕路!”
“而且基本上都是朝著博多城而來!”
“我看……”
沈煉的眉頭微微皺起來。
他話說到一半就欲言又止了起來。
其實他的話非常的明顯不過了。
他的意思自然就是這些流民似乎不是流民,而是某些信號。
而且都是朝著博多而來。
并且都是在同一個城門口消失不見。
這些流民,哪怕是被流放也不可能以如此詭異的一種形式進行流放才對。
再說了,他們來攻打倭國的時候,難道還沒有調(diào)查過倭國的情報?
倭國對待本土之人,哪怕不是流民,只是平頭老百姓都沒有這么的好。
就更不用說了。
畢竟北朝征兵的時候,那可是想要讓他們白打工,白白賣命的。
甚至還在戰(zhàn)亂的時候,讓平民花錢買命,給錢當兵,給錢去抗爭。
可以說,北朝開創(chuàng)了征兵史上的一大奇觀了。
所以當倭國再次出現(xiàn)這么大規(guī)模的流民,而且還是朝著同一個方向,朝著一個繁華的都城進行流放的時候。
那么第一時間就是有問題的了。
盡管博多此時已經(jīng)是破敗不堪,幾乎算是廢墟了。
而且還有群狼環(huán)伺,有著無數(shù)的勢力在其中盤旋。
就更加不用說了。
將這些流民發(fā)配到這么一個戰(zhàn)亂之地,混亂之地,可想而知是為了什么?
流民其實不僅僅是流放這么簡單,他們承擔著很多的責任的。
首先自然就是干活了,付出勞動。
流民畢竟是被剝奪了權(quán)利了的,那么肯定是犯事了,犯事就必須要付出代價。
而付出完代價,抄家完了之后,那就要相應(yīng)的付出一定的其他代價了。
抄家是一部分代價。
而接下來就是在流放的過程之中,或許是付出勞動,或許是付出生命。
總之,流民大多數(shù)是不可能好的。
而流民除了負責開路,負責付出勞動之外,然后就是負責修繕了。
是的。
各種工事,各種建筑,除了征兵征勞動力之外,還有就是讓流民去干。
干好了可以獲得赦免。
然后這些都是流民可以做的事情,可以將流民用來安置的事情。
流民不一定要殺死,有罪但是還不至于是徹底殺死,可以利用的都利用上。
而流民最后一個作用那和然就是戰(zhàn)場炮灰了。
是的。
充當炮灰的作用,那些流民在戰(zhàn)亂的時候,是可以充當炮灰的作用的。
畢竟每一次戰(zhàn)爭,要消耗大量的人力。
而人力主要的體現(xiàn)就是戰(zhàn)爭之間相互的消耗。
畢竟戰(zhàn)爭,總有輸贏的一方。
戰(zhàn)爭,從來都沒有什么平局。
畢竟不管結(jié)果如何,最后都是死傷無數(shù)。
所以戰(zhàn)爭從來沒有所謂的平局。
也沒有真正的輸家,以及是真正的贏家。
有的只有用生命堆疊出來的暫時的和平。
所以流民還有最后一個作用,那就是用來戰(zhàn)爭,充當炮灰的存在。
畢竟戰(zhàn)爭的時候,所要遭遇的情況很多很多。
可能會遇到攻城,通常城池都是易守難攻。
畢竟人家在一堵墻內(nèi),你在一堵墻外,想要這么輕易就闖入墻內(nèi)。
必然是需要付出代價。
要么武器強大,要么就是用人海戰(zhàn)術(shù)還堆。
而所謂的人海戰(zhàn)術(shù),就是要用命來堆。
……
此時此刻,沈煉直接是將這一個情況告訴給了楊帆。
“總兵大人,您怎么看待這件事?”
沈煉其實自己心中已經(jīng)有了答案。
他好歹也是遼東的一員。
同時也算是一名將領(lǐng),也是一名大明將領(lǐng)。
他自然是有著自己的見解的了。
但是這時候領(lǐng)兵打仗的可是楊帆。
他也敬佩楊帆,他的年齡是要比楊帆大。
但是他確實佩服楊帆。
所以他不想要以下犯上。
他還是想聽聽楊帆自己的想法。
“哦?”
“流民嗎?”
“看來有些老鼠要待不住了!”
楊帆聽著沈煉的回報,嘴角微微上揚。
沈煉能想到的事情,楊帆自然是能想到。
甚至他能想到的更加的深遠一點。
當他聽到流民的時候就已經(jīng)是猜到一二了。
最關(guān)鍵的是他們和南朝已經(jīng)是焦灼了有將近半個月時間之多了。
他知道,有人要撐不住開始作妖了。
“總兵大人,您的意思是說有人要忍不住動手了?”
沈煉頓時就眼睛一亮。
不得不說,他的猜測和楊帆的幾乎的看法幾乎是一致。
“果然!”
“總兵就是看得遠!”
沈煉忽然是看向了楊帆一直擺弄的沙盤。
他才發(fā)現(xiàn),楊帆的這一個沙盤之中,其實早就已經(jīng)是有了南朝下一步的行動了。
是的。
沙盤之中,南朝此時已經(jīng)分成了三股力量。
這三股力量,其中一股自然就是征西集團軍了。
這是南朝現(xiàn)如今最強大的軍隊,也是主力軍。
而征西集團軍,其實在懷良親王自立為王之后,已經(jīng)算是徹底的算是南朝真正的正規(guī)軍了。
后龜山天皇,其實已經(jīng)在懷良親王徹底的自封為王了之后已經(jīng)是算是被架空了。
而且還是徹底被架空了。
所以南朝軍,實際上指得現(xiàn)在就是要指代的征西集團軍了。
至于以前的南朝軍,抱歉南朝哪里有什么南朝軍。
南朝的實力,從來都是懷良親王的。
而征西集團軍和佛兵其實是一伙的。
這一股勢力,是最強大的也是南朝最強大的。
所以在沙盤之中,楊帆將他們是歸納成為了最強大的一支南朝的主力軍隊。
沈煉對此自然也是十分的認同的。
他見識過征西集團軍的實力,確實相當?shù)牟诲e。
再加入到佛兵了之后,征西集團軍的實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。
“第二股勢力是義軍?”
沈煉此時看著那一股正在不斷的壯大的勢力,他的眼底閃過了一抹驚訝。
他沒想到南朝的第二股勢力居然是義軍。
要知道,義軍這一個概念其實是從大明這邊傳過來的。
畢竟先前不管是南朝還是北朝,征兵都是直接將平民是收為己用。
是的。
哪怕是那些倭國人,都是收為己用,根本就沒有什么義軍的概念。
那都是正規(guī)軍,只是那些正規(guī)軍,那些由普通老百姓組成的正規(guī)軍,還沒有經(jīng)過太多的訓練。
畢竟南北朝和大明的想法是不同的。
大明的想法就是用倭國人來消耗倭國人,盡量是減少本國人的消耗。
大明的這些士兵,這些精銳可都是楊帆他們親自培養(yǎng)起來的。
每犧牲一個,都不是一個倭國人能夠比擬的。
所以說,楊帆并不希望自己國家的人在這種戰(zhàn)斗之中犧牲。
但是倭國人可以。
他們可以進行犧牲。
只是沈煉沒想到現(xiàn)在南朝也有義軍了。
這怎么可能呢?
“不僅僅是南朝有了,北朝也有義軍了!”
“他們將這一批沒有進行過訓練的平民,用和我們一樣的方法收編了!”
然而。
還沒等沈煉徹底的消化完楊帆這沙盤之中的信息量的時候,就聽到他緩緩開口道。
他緩緩的將南朝,北朝如今的行動給十分平靜的說了出來。
甚至都說到了關(guān)于南朝北朝正在收編義軍,而且還是照著他們的方法進行收編的消息說出來。
“轟!”
“轟!”
這一個消息,如同是晴天霹靂一樣直接是雷得眼前的沈煉外焦里嫩了。
他似乎是聽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。
“什么?”
“總兵大人,你沒開玩笑的吧?”
“他……他們都瘋了是不是?”
“他們難道不知道我們用義軍實際是在?”
沈煉說到最后,都不敢繼續(xù)亂說話了。
他看了看周圍,看了看營帳之外,沒有人之后,才長出一口氣。
畢竟消耗倭國人這個計劃是絕對不能被發(fā)現(xiàn)的。
雖然說這樣子做并沒有什么不妥的。
畢竟他們不做,其他國家也會這么做。
但是總的來說,是不道德的事情,不值得宣揚。
而且也沒有必要宣揚。
但是他們大明是心知肚明自己這么做事為了什么。
他們這么做無可厚非。
但是南朝和北朝這么做是為了什么?
這不是鬧嗎?
“他們想要贏下來這一場大戰(zhàn),就必須要這么做,他們的兵力不夠了!”
“倭國總共就這么一點兒人!”
楊帆淡淡的開口道,同時他其實沒說的就是北朝和南朝經(jīng)過了這么多次內(nèi)斗之后,已經(jīng)將人消耗得差不多了。
再者其實已經(jīng)到了決戰(zhàn)的時候了,不管是南朝還是北朝估計都感覺到了。
從博多和九州的爭奪開始起,就已經(jīng)是加速了。
是的。
所有的一切戰(zhàn)斗,都已經(jīng)開始加速了。
也正是因為如此,南朝和北朝出現(xiàn)了危機。
他們都擔心自己最后是輸?shù)哪且环健?/p>
贏得通吃。
輸了就是全部都沒了。
他們都知道,他們也都清楚。
所以他們不敢賭,也不敢是賭自己是不是贏的。
他們只敢賭自己不是最后輸?shù)木托小?/p>
所以他們在這時候就開始收攏義軍了。
而這一股勢力,也是隱隱成為了南朝最強大的一股勢力之一了。
至于最后一股勢力,自然就是……
流民了!
楊帆其實已經(jīng)早就猜到了南朝的動向了。
當南朝開始是和他們休養(yǎng)生息的時候就已經(jīng)猜到了。
他們能從義軍之中,獲得的兵力太少太少了。
老百姓總共就這么多。
倭國的老百姓,幾乎都被壓榨完了。
大明,南朝,北朝已經(jīng)將倭國九成的老百姓分走了。
這些人,全部都成為了這三個勢力的義軍。
幾乎是沒有了。
有且僅有的一些貴族,就幾乎掀不起來太大的風浪了。
然而!
還沒等楊帆和沈煉說完的時候,就聽到了探子匆匆的沖了進來報。
“報告總兵大人,大事不好了!”
“征西,征西集團軍他們派人攻打我們了……”
南朝,終究還是忍不?。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