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標題,不過放心,不掏大伙的心窩子,掏我自已的。
別說我水了!我只是想交代一些事,便于接下來的劇情發(fā)展。
蘇遠馬上五級了,會得到新的能力,那時這一卷也將結(jié)束,蘇遠孤身前往江城......
記得之前也跟大家說過,我感到焦慮,狀態(tài)不大好。
其實大家??捶?,也知道這么一個常態(tài),一本書的開局是最好寫的,后面越來越難。
甚至一些老牌大神,也很難避免高開低走,或是爛尾的結(jié)局。
在番茄,這個常態(tài)又擴大了,打個比方,好多書二三十萬字的時候很爆,等你看完決定養(yǎng)一養(yǎng),再點開時發(fā)現(xiàn)他們已經(jīng)涼了。
所以說小說行業(yè)是不穩(wěn)定的,作為作者更能清晰的感受到這一點。
比如我認識一個的一個家伙......剛寫到十萬字的時候,一天賺一千五!
過了一個月再問他,一天五十。
原因很簡單,后面寫崩了。
一般的新人作者,初始都會選擇在百萬字出頭的時候完結(jié),因為寫多了容易套娃,而且沒東西寫了。
然后我數(shù)了一下自已,尼瑪,框架拉的太大,感覺好像沒個三百萬字都寫不完。
痛苦,這本書寫了一百七十萬字,隔壁遇到困難擺擺就過去了,八萬字。 兩本書加在一起就是我在網(wǎng)文創(chuàng)作的總字數(shù)了......有人說你先埋頭寫個幾百萬,或許就懂寫作了,可是現(xiàn)在我tm總共才寫一百萬多萬!
我會偶爾驕傲一下,偶爾迷茫一下,大部分焦慮。
因為一開始,我就是個一頭熱的新人,我不知道什么樣的故事是好的,反正也只是興趣,埋頭寫就可以了。
最初寫作時,我是在為自已而寫。
而現(xiàn)在,我心中住進了一個嚴苛的讀者。
每寫下一句,他都在評判:“這夠深刻嗎?”“別人會喜歡嗎?”“會不會太幼稚了?”
這個聲音,扼殺了我冒險的勇氣。
這就是技術(shù)的枷鎖,一開始我什么都不懂,后來我學習了太多寫作技巧,閱讀了大量理論書籍后,從“無知無覺”進入了“有知有覺”的階段。
我越懂的什么是好,越不敢輕易下筆,生怕自已寫出來的東西不符合“好”的標準,技巧從工具變成了枷鎖。
寫作從愛好變成了職業(yè),它承載了額外的重量。
我當務(wù)之急最明白的是想通一件事:我是個初來乍到的冒險者,我還很年輕,不要有任何包袱,大膽去做就好了。
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寫作模式。
那就是完全沒有大綱,細綱。
為什么沒,很簡單不會寫,沒耐心,從第一次下筆開始我都是現(xiàn)象的,部分劇情我只比你們早一個小時知道。
小學的時候?qū)懽魑?,我也就那幾個媽媽下雨天背我去醫(yī)院。
然后大家都知道,小學時的作文基本都是格子,一格一個字,一個標點一個字。
所以從那時候我就會水字數(shù)了。
別人寫:小明走著走著,突然發(fā)現(xiàn)。
我寫:小明走著,走著,走著,走著,突然發(fā)現(xiàn)。
至今記得老師一邊念我的作文一邊笑。
如果不是那天突發(fā)奇想,想要惡心一下周四口本人,我或許一輩子都不會踏上寫作的道路,也從不知道自已有點這方面的小天賦。
但既然踏上了就要為此負責,還有人喜歡我的故事,我就要把他寫完。
相信如果第一本書能踏過兩三百萬字的磨練,那以后無論我開幾本都不會爛尾和太監(jiān)的。
這一次我決定好好寫大綱和細綱了,把我心中的故事好好呈現(xiàn)給大家。
敬請期待第四卷:【神兵】
(希望不會打臉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