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是換做以前,劉三郎聽到這話心里會特別尷尬。
但是現(xiàn)在見識得多了,他也慢慢明白,兄弟再親,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小家,攀比是常態(tài),各家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,做人但憑良心。
好在劉家也并沒有什么大的齷齪,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,劉三郎和大丫都是心胸開闊之人,并不在意。
說是做幾個好菜,但是現(xiàn)在國喪不能吃葷,最好的兩盤菜也只是咸菜炒雞蛋和一碗燉豆腐。
鄉(xiāng)下地方雖說管的不嚴(yán),也沒誰會去貿(mào)然觸犯。
劉屠戶招呼道:“大家都動筷子吃,別客氣,當(dāng)自己家一樣,別拘束,這正好趕上國喪,也沒什么好菜。”
張老二笑著回道:“麻煩親家了,這菜就不錯了,放在十多年前我家里還不能隨便吃炒雞蛋呢!”
劉屠戶婆娘笑道:“所以說三十年河?xùn)|三十年河西啊,親家,你們家日子現(xiàn)在是越過越好了,我們家比不上嘍!”
說完又感嘆道:“去年一冬本該是生意最好的時候,結(jié)果出了疫病這檔子事,豬也病死了不少,沒有進(jìn)項(xiàng)不說還賠了不少錢,現(xiàn)在好不容易疫病過去了,又碰上國喪不能吃葷,這肉更賣不出去,大家手里也都沒什么錢,唉,我們這日子難著呢!”
劉屠戶打斷自家婆娘的話:“你這婆娘話忒多,快去端菜去”。
說完招呼眾人接著吃菜。
因?yàn)檫€要趕著去徐家,一頓飯很快就吃完了。
臨走時徐氏低聲囑咐道:“大丫,明日得空了帶著孩子回家來玩,這次我們回家得待幾日,你爺奶他們肯定要擺席的,你來也能跟著吃點(diǎn)好的?!?
大丫兒笑道:“成,我知道了,明日我?guī)е珊秃⒆右坏阑厝?。?
“劉伯伯,大姐大姐夫,那我們走了”,張平安告辭道。
“唉,路上慢點(diǎn)兒!”
一家人駕著車又去了徐家,徐家就在鎮(zhèn)子邊上,離劉屠戶家不遠(yuǎn)。
路過橋頭的時候,張平安突然聞到了一陣撲鼻的油香,不由嗅了嗅,納悶兒道:“什么東西這么香?”
徐氏探頭往外看了看,抽了抽鼻子,笑道:“是橋頭曹家燒雞在炸撒子呢!”
說著不由感嘆道:“他們家燒雞最好吃了,我還是沒出嫁的時候,你姥爺偶爾生意好接了大活兒的時候會買一只回去分給我們吃,出嫁以后再也沒吃過了!”
“曹家燒雞,我想起來了”,張平安笑道:“我記得我和金寶入學(xué)的時候到鎮(zhèn)上買筆墨紙硯,金寶爹跟書肆掌柜的磨價磨了大半個時辰把20文零頭抹了,然后帶我和金寶到這邊來買了半只燒雞吃,一晃過去好多年了?!?
五丫六丫和小虎聽的都饞了。
張平安于是撩開簾子對自家老爹道:“爹,我們?nèi)ベI點(diǎn)炸撒子吧,帶一半到姥爺家去,剩余一半我們帶回去給爺奶他們嘗一下?!?
張老二聞言點(diǎn)點(diǎn)頭,把車停到曹家燒雞門口。
張平安下車后和自家老爹商量道:“爹,咱們兩家人口都多,要不買六斤,一家三斤,您看成不?”
“行”,張老二應(yīng)道,轉(zhuǎn)頭對老板道:“來六斤撒子?!?
老板還是當(dāng)時的老板,只不過明顯老了許多,頭發(fā)也白了不少,性格倒還是老樣子,笑呵呵的:“好嘞!我這炸好的有兩斤,剩余四斤要現(xiàn)炸,你們得稍等一會兒!”
“成”,張老二點(diǎn)頭道。
老板動作很快,叫了兒子出來幫忙,邊做事邊嘮嗑道:“你們這是從縣城回來吧?”
“我們是從府城回來的,十幾年前我還帶我兒子來你們家買過燒雞呢,不過我記得你們家當(dāng)時不賣炸撒子的啊”,張老二笑道。
曹老板搖搖頭無奈笑道:“生意不好做啊,現(xiàn)在燒雞也賣不了,只得想辦法賣點(diǎn)新鮮吃食,今年總得熬過去。”
不一會兒撒子便炸好了,把油瀝干后,曹老板手腳麻利的用油紙包好了遞過來。
張老二付過錢后,把東西給兒子提著,然后接著趕車往徐家去。
徐家因?yàn)槟昵稗k喪事,本來就是白色對聯(lián),倒不需要再特意換。
徐氏上前敲門后,是大嫂小喻氏過來開的門,見到眾人不由驚訝道:“你們什么時候回來的,快進(jìn)來!”
眾人坐下后,小喻氏連忙給幾人沏茶,徐有德和徐有才聽到動靜后也從后院棚子里過來了,滿身都是木屑。
站在廊檐下拍干凈后才進(jìn)來。
徐有才笑著招呼道:“姐夫,你們什么時候回來的?”
張老二把準(zhǔn)備好的禮品放到八仙桌上后才回道:“我們昨日到的縣城,趕回來時間來不及,就在縣城住了一宿,今日趕早回的鎮(zhèn)上,對了,爹娘去世我們也沒能趕回來,這是喪葬帛金,你們收下?!?
徐有德也沒推拒,收下了,這都是正常人情往來,然后又關(guān)心道:“晚上就在這吃飯吧,你們這次在家待幾日?”
“大概五六日吧,平安還得回府學(xué)上課呢”,張老二沉聲回道。
徐氏喝了口茶后接話道:“我們今日還得趕回村里呢,時間快來不及了,飯就不吃了,先給爹娘上炷香吧!”
“行”,徐有才應(yīng)道,“三姐,我去給你拿香。”
張平安跟著爹娘來到堂屋里的神臺前,上面放了六七個牌位,最前面就是徐老頭和徐老娘的。
張老二,徐氏,還有張平安,一人點(diǎn)了一炷香叩拜。
徐氏眼圈又紅了,下次再回來祭拜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。
祭拜完出來時,徐有德拉住徐氏嚴(yán)肅道:“帛金你們怎么給了這么多,日子不過啦,我知道妹夫現(xiàn)在做生意能掙錢,但是出門在外開銷大,別大手大腳的,不然金山銀山也能吃空了?!?
徐氏也不知道帛金給了多少,疑惑地抬頭望向張老二。
張老二沉聲道:“大哥,包了二兩不算太多,當(dāng)時我們家平安滿月,岳父岳母都給了一兩的銀鐲子呢,生活上也沒少貼補(bǔ)我們,往后我們也不能常常在家,幫不到你們什么,我知道現(xiàn)在大家日子都不好過,這錢你們一定要收下?!?
徐氏聞言勸道:“大哥,你就收下吧!”
張平安也跟著勸。
徐有德猶豫了會兒后道:“三妹,妹夫,你們要真想幫忙的話,要不讓我們家老幺跟著你們一道到府城去幫忙打打下手,就跟小虎一樣,也不要工錢什么的,就給孩子謀個前程,你們看中不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