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風(fēng)習(xí)習(xí),酒樓正好臨湖,比旁處涼快幾分,微風(fēng)從包間的窗戶里迎面吹進來,驅(qū)散了暑意,伴著蟬鳴蛙聲,讓人不由得心靜了幾分。
周大人表情平靜地執(zhí)起茶壺慢慢洗茶、煮茶,在飄起的裊裊茶霧中讓人分外看不透。
“這是我特意從臨安帶過來的蒙頂甘露,是圣上賞賜的貢茶,嘗嘗看”,周大人煮好茶后,給張平安和自己各倒了一杯。
張平安端起茶杯先輕輕嗅了嗅,不愧是貢茶,茶湯呈現(xiàn)出杏綠色,清澈明亮,葉底飽滿勻整,還未入喉便能感受到茶湯的鮮嫩和清甜,茶霧中帶有嫩香和甜香,仿佛春風(fēng)拂過舌面。
等輕抿一口后,茶湯的香氣和滋味滑入喉嚨,頓感回甘持久,喉底留香。
說實話,的確是一分價錢一分貨,跟普通的茶天壤之別,要是能換個季節(jié),在冬天喝上,那就更完美了。
現(xiàn)在這么熱的天喝熱茶還是感覺有點不對味。
“確實很不錯,不愧是貢茶,下官今日是跟著沾光了”,張平安不吝贊美道。
“是啊,好的東西就是不一樣,要是冬日賞雪時喝,口感會更加清爽,不過我是一年四季都習(xí)慣喝熱茶的,解渴潤肺”,周大人不知道是不是看出了什么,淡淡道。
“我記得《呂氏春秋》中提過‘甘水所多好與美人,辛水所多疽于痤人’,周大人這個習(xí)慣有利于養(yǎng)生,下官應(yīng)該跟著多學(xué)學(xué)”,張平安笑道。
“這是跟著我義父從小養(yǎng)成的習(xí)慣罷了,并不是特意養(yǎng)生!”周大人回道,“不過提到《呂氏春秋》,倒是讓我想起了幼時讀《淮南子》時,里面有一句話曾讓我印象深刻,‘竹芋肖竹芋,番薯肖番薯’,意思是兩種東西表面上看著一模一樣,實際內(nèi)里差別很大,就像這茶葉,長的都差不多,沖泡后喝到嘴里感覺卻大不相同?!?
“原來周大人也十分擅長茶道啊,下官自愧不如”,張平安拱手道。
“不,老實說,我并不擅長茶道,但是有一個道理我懂,最好的一定是最貴的,無論是物還是人,都有屬于自己的價值”,周大人緩聲道。
說完側(cè)頭回憶道:“小的時候,嗯,大概是六七歲時吧,太久了我也記不清了,當(dāng)時義父在皇上身邊有幾分體面,被賞賜了一盤進貢的荔枝,在京城這可是個稀罕東西,輕易嘗不到,義父派人送了一些給我,讓我也跟著嘗嘗,說實話,我沒覺得特別好吃,甚至還比不上我在村里摘的桑葚甜,所以導(dǎo)致我很長時間都不喜歡吃荔枝,一直以為荔枝就是那個味道。
直到后來我入宮做了八皇子伴讀,偶然吃到了新鮮進貢的掛綠荔枝,才徹底改變了這種印象,原來并不是荔枝不好吃,而是我沒吃到最好的?!?
這話太重,蘊含的深意太多,張平安不好接,索性埋頭給兩人添茶。
周大人本人卻好似絲毫沒感覺到尷尬的氣氛在兩人中蔓延,慢悠悠的喝了兩杯茶。
不過,好在周大人接下來換了話題。
“雖然你在慈縣上任時間還不長,但是方方面面也算是做的有聲有色,不枉費我當(dāng)初特意幫你周旋調(diào)到慈縣來”,周大人也不在意張平安是否接話,繼續(xù)淡淡說道。
也有提醒的意思。
這個人情張平安是得領(lǐng)的,放下茶杯后便鄭重的再次拱手道謝。
周大人眼神中鋒芒乍現(xiàn),意有所指道:“我不需要誰謝謝我,說到底,也是各取所需罷了,不過我希望你能看清如今朝堂的局勢,今后謹(jǐn)慎做好每一個決定,千萬不要一招不慎,讓自己滿盤皆輸成為棄子,不能創(chuàng)造價值的人是無法在這個世道好好生存的?!?
張平安聞言,一瞬間心里想了很多,猜測估計還是因為錢堂叔單獨過來吃飯后,所以周大人有所猜忌了,也是提醒自己以后在他和世家間要謹(jǐn)慎選擇。
但是自己和錢家本來就是姻親關(guān)系,有些事真的很難避免!
“下官明白,多謝大人提點”,張平安面上還是點頭恭敬地應(yīng)道。
此時,小二進來上菜。
張平安做了個請的手勢,道:“周大人,我們慈縣的海鮮很不錯,您也嘗嘗看,請!”
周大人也沒客氣,拿起筷子開始慢慢用飯。
兩人用餐禮儀都是無可挑剔的,中間沒再說話,不緊不慢地吃完這頓飯后。
張平安知道周大人不好去煙花之地,本想請周大人再去聽聽本地有名的越劇,也以表重視。
被周大人擺手拒絕了:“下次吧,這次南巡路途遙遠(yuǎn),行程安排的很滿,還是公務(wù)要緊,何況明日還要趕早出發(fā),今日本官需要早些歇息。”
“明白,那下官派人送您回驛館”,張平安道。
“嗯”,周大人點點頭。
兩人一道起身出門。
吃飽是張平安信得過的人,在買大人手下訓(xùn)練一段時間后更加精干,一直被張平安留在身邊幫忙跑腿。
今日出來吃飯也是吃飽跟著。
張平安便吩咐了吃飽跟著一道送周大人回驛館。
幾人在酒樓門口側(cè)邊等車夫趕車過來。
周大人背著手長身玉立站在酒樓門口,氣質(zhì)斐然,一看便不是普通人。
比當(dāng)初張平安在破廟里第一次見到他時威勢更甚,也成熟了很多。
沒一會兒,周大人的下人便趕著馬車到了近前。
臨上馬車前,周大人突然開口道:“張大人,你覺得二零一二這幾個數(shù)字會是什么意思?”
“二零一二?大人怎么突然問這個?不過單憑這幾個數(shù)字著實讓下官有些費解!”張平安面上露出一派茫然的表情回道。
“不急,你可以慢慢想,等下次見面的時候告訴我你的答案就可以了”,周大人背著手淡然道。
“對了,有空的時候你可以看看《晉書》石勒篇,或許會有所啟發(fā)!”
說完便上了馬車。
留下張平安一個人在原地驚疑不定。
這下基本可以確定了,周大人多半就是穿越的老鄉(xiāng)。
不過,對方可比自己混的要風(fēng)生水起得多,說不定還想著黃袍加身,效仿宋太祖呢!
哎,難辦!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承認(rèn)?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