晏子歸去換下被血污的衣裳。
嚴伯雄帶走高項人,活的死的。
庭院再次變得安靜,只有地上幾處血跡,空氣里還未徹底消散的血腥氣。
昭示這里曾發(fā)生了什么。
靈堂里的晏家人從晏子歸動手開始,就因為驚愕停住了哭泣。
只宋時癱軟在碧云身上,心亂如麻,她想到公婆也許會教晏子歸武藝,但是沒想到會教的這樣厲害。
晏子歸這樣高超的武藝,誰還敢娶她。
趙康毅回到家中就對大哥說,“如果晏家大姑娘無人提親的話,我想娶她?!?/p>
趙康全讓趙康毅去晏家看看什么情況,哪知道弟弟就知道對人家姑娘犯花癡,趙康全煩不勝煩,“你做什么夢?”
“結親?”
“晏家不把老將軍的死記在我們頭上,和我們不死不休已經(jīng)是極好的事,你還想著美事。”
“關我們什么事???”趙康毅不解。
人是高項人殺的,晏家也報仇了。
趙康全對他這個榆木腦袋沒有什么好說的,先不說這次議和是他們爹提起的,就說那夜他也是全程在場的,他知道高項人瞞著請晏安邦去,卻沒有做后手準備。
他只想著招待高項人,以左巖為主,功勞主要是他的,他只要當好陪客,多說多錯,既然已經(jīng)已經(jīng)提醒過,不要有過多主意。
可是事故真的發(fā)生后,趙康全還是后悔了,不該心存僥幸,如果他留了一隊人護送晏安邦回去,結果可能大不一樣。
元青對中原文化十分熟悉,官場上那一套更是清楚,他明白他用議和的大帽子可以報私仇,如果不是他得意忘形去晏家顯擺,就真的成功了。
不過現(xiàn)在死在晏家人手里。
也算因果輪回,報應不爽。
畢竟兩國邦交的大帽子下,他也只是個可以犧牲的墊腳石,并無分別。
聽聞左巖酒醒后聽到晏安邦的噩耗就要尋死覓活,說自已對不住老將軍,想當然別人攔下沒死成。但是文官心里,武將的命到底值多少,誰都一桿秤。
左巖是無所謂,但是趙家是要在軍中扎根發(fā)展的,日后真不知道該如何自處。
也許趙康毅的建議可行,晏家是苦主,如果愿意和趙家結親,那趙家在這件事中就可以脫身。
周洄關注著晏家的情況,所以他比周元載更快知道晏子歸的壯舉,這次堵在紫宸殿門口,周元載不賜婚,他就不走。
“你從未如此緊張。”周元載狐疑地看著他。
“太子妃是兒臣自已選的,好壞兒臣都接受,請父皇成全?!敝茕г俅伪硎尽?/p>
周元載心想,難道晏子歸做什么壞事了。
果然不一會,嚴伯雄跟在郭江源身后進來,把元青前去挑釁,被晏子歸血親復仇的事給說了。
周元載目露震驚,“她一個人殺了六個人?”
嚴伯雄點頭。
“陛下,之前殺晏將軍的只有一個人,現(xiàn)在晏家報仇直接把沒動手的人都殺了,恐怕要面對高項的詰問?!惫茨柯稉鷳n。
“殺害晏將軍的絕對不是一個人?!眹啦坜q駁,“就算老將軍喝醉了酒,憑他的本事,一個人是絕對難不倒他,家將來報信的時候,就有弓箭手埋伏,末將聽信前去,不到一炷香的時間,若是單打獨斗,一定能支撐到末將趕去”
“老將軍身上足有二十二個傷口,如果都是一人所為,那可是天下排的上號的高手,末將從未聽說高項有此高手?!?/p>
“而且晏家也沒有殺絕高項人,還是留有可以做主的人,可以簽訂議和文書。”
“無論如何,晏大姑娘還是太過意氣行事,你哪怕殺一兩個呢?!惫床毁澩?,“她報仇是痛快了,要是影響到兩國議和付諸空談,老將軍就是白死了?!?/p>
“高項人要打就打,難道我們怕了他。”嚴伯雄忍不住道,“老將軍為國盡忠一輩子,到老卻被人設計害死,若此仇不報,三軍將士何以釋懷?”
“莽夫,你們武將就想著逞一時之勇,打仗是很隨便的事情嗎?兵馬糧餉,動輒千萬計,百姓兢兢業(yè)業(yè)攢下點家底,夠你打幾年?”因著嚴伯雄職位低,郭江源毫不客氣地指責,也是說給周元載聽。
“高項人時不時就來犯邊招惹,邊關死的人就不說了,百姓提心吊膽沒有一天安穩(wěn)日子,現(xiàn)在議和,好歹能過幾天安生日子?!?/p>
“夠了?!敝茉d喝道,這樣的話過去三天他已經(jīng)聽的夠多了。
郭江源還要說什么。
一直在旁邊聽著沒說話的周洄道,“父皇,冊立太子妃的旨意還沒下呢?”
周元載瞪著他,現(xiàn)在是說這個的時候嗎?
“兒臣心有獨鐘,請父皇成全。”這個時候不說什么時候說?等到郭江源這老匹夫要送晏子歸去高項再說嗎?
聽他的意思,高項人報仇可以,晏子歸報仇不可以。如果高項要以此發(fā)難,他還要送晏子歸去平息事端?
好好的人不做,喜歡做縮頭烏龜。
周元載不應聲。
周洄跪下,“兒臣請立晏子歸為太子妃,請父皇成全?!?/p>
郭江源沒想到晏子歸還有太子這樣的后路,一愣神后立即勸說周元載,“陛下,萬萬不可啊?!?/p>
周洄抬頭看著周元載。
郭江源喋喋不休,太子妃就是未來的國母,相貌家世都是其次,品性一定要好,晏子歸這樣的女煞星,怎么能當太子妃呢。
太子妃無論如何都不能是一個殺人兇手啊。
他甚至說到命格,就差明說太子命輕體弱,會被晏子歸克死。
“別再說了?!敝茉d疲憊的擺手,“晏子歸殺性太重,不能為太子妃?!?/p>
在郭江源滿意的點頭中又道。
“現(xiàn)在冊立她為太子良娣,她愿接旨,就等孝滿后進宮,若不愿接旨,那就隨她祖父母去吧?!?/p>
“父皇?!敝茕д痼@,親事不成,也不能要了她的命啊。
“去吧。”周元載皺眉,不愿再說。
晏子歸到底殺了六個人,若歡天喜地接她進東宮,太子在朝中就沒有名聲全是阻礙,現(xiàn)在給她個太子良娣,失去太子妃的地位,不做良娣就死的選項,這些就是她殺人的代價,再沒有什么好說的。
周洄還想爭執(zhí),被內(nèi)侍監(jiān)勸著出去。
等他走后,郭江源還要勸說,太子良娣也不行,離太子太近,也是有妨礙。
周元載只問了嚴伯雄一些細節(jié),越聽越生氣,“既然高項人里還有能做主,趕緊簽了議和文書回去,把他們的尸體也帶走,還留在這過頭七?”
“嘉蘭關也要做好準備,高項人回去撕毀文書出爾反爾的可能,蠻荒野人,背信棄義是常有的事,別以為簽了一紙議和,就可以高枕無憂?!?/p>
還有些事,等到高項人走后再清算。
“議和是利國利民的好事,但是你們也不要為了能議和,就什么體面體統(tǒng)都不顧,朝廷臉面,上國威嚴?!敝茉d生氣道,“別以為朕不知道你們的小心思,議和談成了,是你們的功績,死一兩個人算什么?!?/p>
“都是你們的墊腳石?!?/p>
郭江源立即表示自已絕無此意,如果高項人要的是他的命,只要能議和,他也可以慷慨赴死。
等到他們離開,內(nèi)侍監(jiān)提醒周元載,“太子殿下還在殿外呢?!?/p>
“讓曹舍人進來起草旨意。”周元載閉眼,“寫好了給他,隨便他怎么做。”
他也是時候明白,即使貴為太子,也有想做不能做到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