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回伯爺,蘇貴人有妊,已有三月余?!?/p>
來人是個內(nèi)侍,二十來歲的年紀(jì),體型圓潤,一說話就笑,看起來頗為和善。
他習(xí)慣性的弓著身子,態(tài)度很是謙卑。
他簡短一句話,沒有直接回答蘇煥“你說我們家薇姐兒封貴人了”的問題,卻又什么都說了。
蘇煥瞬間反應(yīng)過來:他家薇姐兒確實封了貴人,因為懷了龍嗣!
過去的三年里,蘇家自請降爵,自動遠(yuǎn)離權(quán)力中心,但對于皇宮,對于朝堂,蘇煥還是有所了解。
一來,蘇家敗落,但蘇家的姻親還在。
抄家滅門的大事,姻親們不敢摻和,可說些宮中事務(wù)、朝廷政務(wù),還是可以的。
二來,蘇煥到底做了十幾年的國公,他沒有實權(quán),能力也平庸,卻喜歡美食。
京中最講究吃喝的,永遠(yuǎn)都是權(quán)貴。
蘇煥定期去與“食友”們探訪美食、享受美食的過程中,總會聽到一些消息。
所以,蘇煥知道,圣上登基后,政務(wù)還算順?biāo)?,后宮卻頗有些不寧。
且不說鄭太后與徐皇后之間的爭斗,只說圣上的子嗣,就有些艱難。
圣上原本就有妻妾十?dāng)?shù)人,登基后,廣開后宮,嬪妃則有幾十人。
然而,不知道是不是圣上忙于政務(wù),無暇顧及后宮,還是后宮女子的爭斗,太過激烈……其結(jié)果就是,圣上登基三年,后宮誕生的嬰兒屈指可數(shù)。
且,僅有的兩個孩童,也都是公主。
前兩年還好,雖然少,可到底還有個四皇子。
去年,四皇子夭折,圣上膝下竟是一個兒子都沒有。
天家無私事。
皇帝無子,可是直接關(guān)乎朝堂安穩(wěn),關(guān)系天下安定的大事。
這般情況下,后宮任一女子的妊娠,都是無比要緊的。
蘇煥也終于明白,為何承平帝母子那般厭惡蘇家,卻還能封蘇幼薇為貴人。
子嗣為重啊。
再者,蘇宸貴妃都死了,奉恩公府也換人做了,蘇家上下還這般安分,曾經(jīng)的仇怨,也該一筆勾銷。
“……所以,蘇家的危機(jī),徹底解除了?”
蘇煥面兒上不顯,內(nèi)心卻已經(jīng)在雀躍。
“伯爺,恭喜?。√K家又出一位貴人!”
蘇煥暗自沉思的時候,前來傳旨的內(nèi)侍,覷了眼他的臉色,笑著恭喜。
蘇煥猛地回過神兒來,趕忙謙虛的說道:“不敢!不敢!這都是薇姐兒的福氣,更是圣上的隆恩!”
蘇煥并沒有被驚喜沖昏了頭腦。
他很清楚,此“貴人”非彼“貴人”。
蘇幼薇的貴人只不過是后宮里等級最低的封號,而非真正的人上人。
懷孕,只是第一步。
能否順利生產(chǎn),生下的是公主還是皇子,都非常重要。
“蘇家的列祖列宗,夭夭,你們在天有靈,一定要保佑薇姐兒??!”
蘇煥雖然安分,似乎認(rèn)了命。
可他到底享受過頂級的富貴,若有機(jī)會讓蘇家崛起,他自是高興。
“圣上確實隆恩浩蕩!”
內(nèi)侍直起身子,朝著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,“他體恤蘇貴人有妊,憐惜她多年未見家人,便特意下旨,詔蘇家女眷進(jìn)宮探望。”
說到這里,內(nèi)侍眼底飛快的閃過一抹暗芒:“對了,還有府上的十姑娘,聽聞最是乖巧,可一同進(jìn)宮?!?/p>
蘇煥的笑容一僵,“阿拾?”
她才三歲啊,宮里的貴人居然還知道小小一個她,還要讓她也進(jìn)宮?
如果阿拾是個身體康健的孩子,蘇煥的心都不會這么的慌。
可,問題是,阿拾身體太弱了。
平日里,在家里,都不敢過多的活動。
若是進(jìn)了宮,別的不說,只一路走進(jìn)去,就足以累壞她。
現(xiàn)在的蘇家女眷,進(jìn)宮的話,可是沒有肩輿這樣的特殊照顧的。
還有宮里的貴人們,尤其是鄭太后,她恨蘇家入骨。
蘇幼薇只是養(yǎng)女,或許還不會那么的扎眼。
可阿拾,卻是蘇家三代唯二的姑娘。
她的眉眼,更是有些像蘇宸貴妃。
蘇煥忍不住擔(dān)心,阿拾入了宮,再見到鄭太后,定會鬧出事端。
她那么小,那么弱,讓她多站一會兒,她都能暈倒。
而宮里,“殺人不見血”的陰私手段多著呢,阿拾她、她——
“伯爺,時辰不早了,還請府上女眷并十姑娘準(zhǔn)備好,好隨奴婢一起進(jìn)宮!”
內(nèi)侍仿佛沒有看到蘇煥臉上的僵硬,以及眼底的擔(dān)憂。
他還是笑瞇瞇的,宛若彌勒佛般和善,說出的話,卻沒有絲毫可以商量的余地。
“……是!我、我這就把人叫來!”
蘇煥趕忙緩和了表情。
皇家威儀,不容冒犯。
正所謂“君讓臣死、臣不得不死”。
就算明知道此去皇宮,可能危險重重,也要去!
如今的蘇家,是沒有資格“抗旨”的。
……
伯夫人錢氏已經(jīng)換好了進(jìn)宮的衣裳,她又檢查了一番,確定沒有問題,這才來到堂屋。
堂屋里,趙氏也早已帶著蘇鶴延一起等著。
錢氏看過來,發(fā)現(xiàn)兒媳婦給孫女兒換了身海棠紅的襦裙,外面罩著一件薄棉的小襖。
海棠紅比正紅略淺,自然也就不像正紅那般張揚(yáng),可又帶著些許“喜氣”——
進(jìn)宮本就是喜事,阿拾又是個稚童,可不敢穿得太素。
海棠紅就極好,既不張揚(yáng)也不“晦氣”,貴人只要不是無端找茬,就尋不出錯處。
“趙氏果然能干!”
暗暗滿意于兒媳婦的靠譜,錢氏卻還是親自又檢查了一番。
衣服、首飾、鞋子,甚至是身上的荷包、帕子等,都沒有任何僭越的地方,錢氏這才放下心來。
“母親!”
錢氏放心,趙氏卻還懸著心呢。
阿拾年紀(jì)小,身體弱,去了宮里,還不定會遭遇什么呢!
“放心吧,我會照看好阿拾!”
錢氏看出兒媳婦的擔(dān)憂,柔聲說著。
她還不忘提醒一句,“宮里的貴人也都是寬厚、講規(guī)矩的。我們蘇家敗落,可趙小將軍即將回京——”
后頭的話,錢氏沒有繼續(xù)說下去,因為道理很簡單:宮里的貴人可以欺辱蘇家,卻不能不顧忌趙家。
趙謙立了戰(zhàn)功,重整趙家軍,重振將軍府。
蘇家啊,有這樣的姻親,不敢說多么橫行霸道,卻也不再是隨意被人揉捏的軟柿子。
果然,聽到婆母提及自己的娘家,趙氏慌亂的心,就此安定下來。
對!我還有娘家!還有小弟!
宮里的貴人,總要給趙家?guī)追诸伱妗?/p>
……
祖孫倆上了馬車,跟著內(nèi)侍一路朝著皇宮而去。
行至東華門,馬車停了下來。
蘇鶴延掀起車窗簾子,偷偷看著外面的景致,然后,她就看到一個六七歲的男童,竟騎著一匹小馬,肆意的在宮門溜達(dá)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