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是找上門的人,崔奇的情緒,要比柳源疏平穩(wěn)得多。
面對鄭義將話題引向他,崔奇解釋,“范陽盧氏今日沒派人出手保護虞花凌,我清河崔氏今日便不宜出手。因為,前日我收到了盧公書信,說家中孫女,不知天高地厚,想要自己闖一闖,他便讓她自己闖一闖。她以女子之身,入朝當(dāng)日,范陽盧氏不會派人保護,也請我看在昔年的交情上不要出手。只限今日。故而,我才沒出手。權(quán)當(dāng)給盧公一個面子,也全了昔年我欠過他的一個人情?!?/p>
他話音一轉(zhuǎn),“但鄭中書你沒出手,總不能是因我沒出手。占據(jù)最好的位置,不過是托詞?!?/p>
鄭義道:“是托詞,也是道理,刺殺因公授封的當(dāng)朝縣主,可是重罪,沒有好的位置,豈不后患無窮?再說,滎陽鄭氏與博陵崔氏是三代姻親,這些年交往頻繁,博陵崔氏與范陽盧氏更是數(shù)代姻親,有這一層瓜葛在,我也覺得今日不宜出手,來日方長。”
柳源疏諷刺,“好你個來日方長,你的來日方長,便是今日還沒過去,便跪舔了太皇太后嗎?”
“柳源疏,你說話別太過分!”鄭義嘲諷回去,“你們刺殺失敗了,我又如何不能選擇當(dāng)前對我鄭府最有利的選擇?你與其來找我的麻煩,不如趕緊回去想想,如何不讓人查出來,今日是你派人動的手吧!別以為人都死了,便死無對證,高枕無憂了。我能知道是你動的手,別人也能猜到查到你?!?/p>
柳源疏一噎。
崔奇問:“鄭中書,咱們世家一體,你實話與我們說,太皇太后,許諾了你什么重利?”
鄭義沒想隱瞞,畢竟,隱瞞一時,也隱瞞不了太久,為了盡快打發(fā)他們走,索性直接說了與太皇太后的利誘交易。
柳源疏抬手就要打人,“好你個老匹夫,你這是決定跟博陵崔氏綁一塊,撇開我們了?”
鄭義一把攥住他的手,掀開,“柳源疏,與其一把年紀(jì)了,跑來我家跟我動手,不如回去趕緊想法子,保住你柳家京兆府尹的位置。別因刺殺一案,被扒下一層皮來。”
柳源疏后退兩步,指著鄭義,“好你個老匹夫,真是一個老匹夫。你想要我家的京兆府尹?你做夢!”
鄭義冷著臉,“是不是做夢不知道,老夫只知道,你我皆為家族。你也別怪我,今日換做你,你的選擇不會比我好到哪里去?”
柳源疏氣的手抖,但心里卻承認(rèn),他說的對,今日換做是他,面對家族利益,大約也會跟他一樣的選擇。
世家重利,太皇太后靠著得天獨厚撫養(yǎng)皇帝的身份,穩(wěn)坐高臺,世家們轄制裹挾她,但同時也被她轄制裹挾。彼此在博弈中,尋找平衡,才構(gòu)成了如今的大魏朝局。
這么一想,他再不多言,氣的拂袖而走。
崔奇沒立即離開,而是對鄭義道:“鄭中書,我清河崔氏的巡城司使,不想交出去。你說呢?”
鄭義明白他這話的意思,清河崔氏與河?xùn)|柳氏不同,今日沒對虞花凌出手,也就沒有什么把柄。除了巡城司使失職外,罪過可大可小。而且清河崔氏與博陵崔氏同出一宗,與范陽盧氏的盧公,既有書信往來,那么,也有交情。得罪了柳源疏,本就不好惹,若再同時斗上崔奇,哪怕得了些利,也討不到多少好處。
這么一想,他幾乎不用猶豫便下了決定,“崔尚書放心,我的胃口沒那么大,吃下了一個殿御史,調(diào)任了崔昭,提拔了崔挺,與博陵崔氏捆綁更深了一層,送一個孫女入宮,已足夠了,再吃不下巡城司使了?!?/p>
說吃不下巡城司使,沒說吃不下京兆府尹。
崔奇頷首,“那就好,鄭中書也累了,歇著吧!不必送了?!?/p>
說完,崔奇也離開了鄭府。
他今日找來,與柳源疏干來吵架的目的不同,他就是來要鄭義一個保證的,只要不動他崔家的巡城司使,他便能忍了鄭義對太皇太后這樁利益的妥協(xié)。
但鄭義這里得了保證還不夠,他得入宮去找太皇太后,再要個保證。
總不能,鄭義能要來利,他崔奇要不來。
太皇太后小憩了片刻后,準(zhǔn)備去御書房,聽聞崔奇入宮了,她起身的動作頓住,身子又坐了回去,吩咐,“請崔尚書。”
內(nèi)侍應(yīng)是,走出去請崔奇。
崔奇進了紫極殿,拱手見禮,“太皇太后?!?/p>
太皇太后笑著說:“崔尚書怎么來了?可是有要事?來人,賜座?!?/p>
內(nèi)侍立即搬了椅子到崔奇身后。
崔奇落座,對太皇太后道:“太皇太后真是好手段,一個侍御史,安撫住了大司空,一個殿御史,使得鄭義妥協(xié),被您驅(qū)使,太皇太后是不是覺得,我清河崔氏,不值得太皇太后您費心拉攏?”
“崔尚書這是說的哪里話?你是尚書令,官居一品,統(tǒng)領(lǐng)左右仆射,總覽政務(wù),又下轄六部,吏部、戶部、禮部、兵部、刑部、工部。哀家再怎么不懂事兒,怎么能越過你去?”太皇太后語氣和氣,“明人不說暗話,清河崔氏到如今,已屹立三百年有余,哀家最是清楚崔尚書想要什么。哀家向你保證,只要有哀家在一日,你清河崔氏,便依舊如日中天,但前提是,你不要與哀家對著干,阻撓哀家輔佐陛下的為政之道。”
崔奇反問:“是陛下的為政之道,還是太皇太后你的為政之道?”
“有區(qū)別嗎?”太皇太后挑眉,“陛下是哀家一手養(yǎng)大,他坐這個皇帝,也是哀家極力向先皇推舉,從幾個皇子中選出的人選。他的為政之道,就是哀家的為政之道,哀家的為政之道,也是他的為政之道?!?/p>
崔奇盯著太皇太后,“所以,太皇太后是打定主意,牝雞司晨了?”
“崔尚書?!碧侍笄榫w很穩(wěn),“二十年前,哀家十五歲,陪著太武皇帝批閱奏折時,崔尚書彼時也只是五品官而已。你如今坐在這里,說哀家牝雞司晨?崔尚書不覺得可笑嗎?太武皇帝時期,你怎么不說哀家牝雞司晨?那時,你敢嗎?”
?
?月票!
?
明天見!
?